安泽县杜村乡桑曲村是传统的农业村,产业结构单一,市场竞争力不强,农民的意识也只是停留在靠天吃饭的阶段,一家一户的小作坊式经济实体生产力低、竞争力弱。针对这一现状,市检察院工作队变“输血”为“造血”,从解放他们的思想入手,组织党员干部骨干认真学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并组织20余名村干部和种养大户,先后赴河南偃师、荥阳、淇县和晋城市阳城、泽州参观考察,重点学习农业调产、新农村建设、农副产品加工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回来后,他们帮助桑曲村研究制定长远发展规划,组织7户农民多方筹集资金180余万元,建起了年饲养6万只鸡的“盛强养鸡专业合作社”,并把鸡蛋销往河南郑州、洛阳一带,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同时,工作队注重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多措并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他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征求专家建议,听取群众意见后决定在桑曲村建设便民桥,方便群众生产生活,还在上游建设人字坝一座,调节水量,扩大灌溉面积。为此,他们多方努力,积极想办法,多方筹措资金,先后投资20多万元修建了漫水桥两座,修筑防汛护田坝200余米。投资20万元对全村进行了美化、绿化、硬化工作,新建文体广场一个;投资3万多元新建新式沼气池10座。这些生产、生活设施的改善,为桑曲村尽快改变落后面貌,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桑曲村小学校舍破旧、教学设施差,极大影响孩子的学习,为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他们多方协调,想方设法筹资160万元,为该村建起了一所标准化的中心寄宿希望小学,不仅方便了本村孩子上学,还辐射到周边3个村子,解决了4个村近200名孩子的上学问题。此外,他们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又拿出10000元捐给希望小学,并启动“献出我们的爱心、温暖山村的孩子们”活动,为学校捐赠电脑3台,图书、衣物、文具等用品5000件(册),改善办学条件,受到了当地村民和干部的一致赞扬。(记者 刘静 田青松)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付基恒】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