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农村工作队“造血式”扶贫 为群众办实事

2010-10-20 08:28:00 来源:


提升产业水平。打石腰地处黄河岸畔,沙质土壤,昼夜温差大,发展红枣产业,优势得天独厚。基于此,省委农村工作队把产业扶贫作为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栽植枣树所需资金拨付上、红枣管理技术指导上,工作队都给予了大力支持。目前,红枣栽植面积达到5.5万亩,栽植182万株,人均350余株,鲜枣产量达到800万公斤,无论是栽植规模、人均株数,还是产量都居于全县7个乡镇之首。红枣收入现已占到农民总收入的76%,已经成为全乡的主导产业、富民产业。
提升农民素质。永和县提出建设特色农业的思路,特色农业核心是发展新农业、根本是培育新农民、关键是建设新农村。农民是农业生产、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民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着特色农业发展的成效。基于这样的认识,省委扶贫工作队把农民培训作为扶贫的一项重点工作,采用“送科技下乡”、田间地头传授技术、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截至目前,共培训农民万余人次,收到了预期效果。
改善基础设施。打石腰乡属步里村至沿黄扶贫公路路段,全长4.7公里,山路崎岖,群众出行困难,多年来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近几年,省委农村工作队不断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今年,省粮食局副局长吕苛青了解了情况后,立即带领工作队深入属步里村,确定把修通属步里村至沿黄扶贫公路路段工程作为今年扶贫工作的重点。工程总投资50万元,省委扶贫工作队投资35万元,自筹资金15万元。该工程9月动工,全长4.7公里,平均宽度6.5米,建设涵洞8道,动石方3000余方,动土方30000余方,挡墙1600余方,于11月竣工。该工程的建成,标志着该乡唯一不通机动车村庄历史的终结。目前,打石腰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很大改善,为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通讯员 段奇文 田晋全)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