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县襄陵镇支农惠农纪实

2011-03-11 09:13:00 来源:


这5万元奖金,是今年三级干部大会上襄汾县委、县政府奖给红旗乡镇——襄陵镇的奖励资金。按以往惯例,这钱要分发给镇里的全体干部,表示对一年工作的肯定和鼓励。今年,襄陵镇把这笔钱用在了农民身上,用以解决群众的燃眉之急。
襄汾县素有“金襄陵、银太平”的美誉,金襄陵说的就是襄陵镇,这里地肥水美,农业耕作历史悠久,是重要的粮棉产地。但面对近期百年不遇的旱灾时,全镇的农业生产遇到了严峻的挑战。襄陵镇按照国家及省、市、县的工作部署,千方百计组织群众开展冬浇和春浇工作,全镇38500亩小麦全部完成了冬浇,8000亩小麦已进行了春浇,加上近期的一场有效降雨,全镇的旱情得到了部分缓解。但仍有部分村的小麦还存在着干旱,特别是有些困难群众还存在着没钱浇地、没钱购化肥等实际困难。
镇党委书记张英杰说:“咱也是从农村里出来的,知道农民的疾苦,对于村里的一些困难户,多给一袋化肥,地里能多浇一次水,就能确保粮食获得丰收,让这一家的温饱有了保障。今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要切实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省里又提出了‘新的五个全覆盖’,并要求干部要下乡入户去解决群众的困难。我们把奖金用在支农惠农上,就是响应国家的号召,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这是我们全镇干部的心愿。”
在2月28日下雪这天,襄陵镇召开的全镇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上,党委书记张英杰和镇长史耀刚带头捐款,镇村两级干部踊跃奉献爱心,共筹集善款1万多元。会后,书记镇长又多方“化缘”,加上县里三干会奖的5万元,共筹集惠农资金15万元。他们用这笔钱购买了当前急需的农用物资。为全镇29个村每村配备了200米水管,购买了10台水泵和40吨化肥,这些物资分别按照人数和小麦种植面积分配到各村,给沿山、沿渠的9个村配置了潜水泵。镇里要求,水泵和水管列入各村的集体资产进行入账,化肥则分配给各村最困难的群众,最大限度地发挥这笔资金的作用。
在襄陵镇薛村的田野里,新春的麦苗已开始返青,贾光亮等五六户村民正用镇里发放的水泵提水浇地,用化肥追肥,一派忙碌的春耕景象。贾光亮说,有了这水管和水泵可真是方便啊,在咱这三轮车上装个10千瓦的电机,只要有水,拉上水管,架上水泵,想浇那儿就能浇那儿,再也不用为浇地的事发愁了。
前来襄陵镇检查工作的县委副书记廉鹏对襄陵镇党委、政府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的做法表示肯定和赞扬,他说:“乡镇党委、政府就应该时刻为百姓着想,解决百姓的燃眉之急,服好务,办实事,办好事,襄陵镇的做法为全县各乡镇树立了榜样”。

通讯员 邓文斌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