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郑家垣村“第一书记”驻地扶贫纪实

2016-12-28 12:02:56 来源:临汾新闻网

  十月的山乡正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莫道那乡道两旁争香吐艳的各色庄稼,就是那一颗颗挂在梢头水灵灵红彤彤的枣子,也叫人垂涎欲滴。此时正是郑家垣,这个以红枣为主要收成的山村最热闹的日子,七亲八友不管是在外打工的,抑或是在外求学、工作的,但凡有一丝丝时间,都会不约而同地汇聚到这里,开始一场比春节还热闹的“拾枣大联欢”。能在短短数天内,帮忙把一颗颗枣子归拢到主人家的院子里,就是对这家人最真挚的感情了。

  吃水不忘修井人——枣乡水窖

  奔着这难逢的大好机会,我早早就和山西移动临汾分公司选派驻永和县郑家垣村“第一书记”冯秀林约好,要去看一看“枣乡”新气象。从烟雾缭绕的汾河谷地临汾出发,在处处充满生机的吕梁山打了几个转,终于来到了这个黄河岸畔的古老村落,五个来钟头的时间恍惚经历了一幕幕人类生活史的时光逆转,从雾霾间高楼林立的平阳大街逐渐演变成青石古瓦的阳光院落,给人许多振奋与好奇。到了目的地正是晌午,我详细打量着这户人家迷人的小院,女主人已经热情地端着一盆刚拾回来洗净的枣子迎了出来,一边还招呼着我们落座,几个斑驳的小板凳,一张尺许见方的小桌子早已摆在了院子的一角,其余处尽是晾晒着的枣子,在阳光下闪着红光,显得格外饱满。

  男主人冯永平是村主任,也是冯秀林书记的老搭档,今年可以说已经是他俩第二年搭班子了。冯主任抽出香烟递了过来,见我们都不抽烟,又默默地点上,一边抽着一边说起了和冯书记搭班子的故事,“他刚来时,我就没当回事,”主人一边笑呵呵地说着一边夹着烟卷指了指冯书记,“村里之前也来过好几拨干部了,呆上几天都灰溜溜走了,冯书记呆的时间算长的啦。”

  “特别是去年他联系的修了水窖,这个事就叫我服气了。”主人带着信服的口气说着,像是在向我夸耀着冯书记的功绩。原来,郑家垣虽靠着黄河,但吃水却是个大问题,周围几个村都是把沟里的山泉水抽到村里的水窖,然后村民再挑回去做饭洗衣,本就没有任何消毒措施,再加上年久失修,水质根本没有保障。2015年冯秀林到郑家垣担任“第一书记”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方奔走,终于在市、县公司领导的支持下筹集资金5万余元,完成了郑家垣和周围几个自然村的水窖扩建维修,解决了村里人畜饮水大问题,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这下冯书记可是在村里立住了脚跟。

  正说着水窖的事,翻腾了一阵子枣子的女主人又端来了两碗白糖水放到了桌子上,说道:“村里人没有什么好招待的东西,就喝碗糖水吧,这可是冯书记修的水窖里的水啊,甜着哩!”我端起来喝了口,虽然更多的是白糖腻人的味道,但似乎也能感受到一丝丝新水窖的新鲜,我心里暗暗思忖:“这看起来不多言语的冯书记还真是有两下子,原来国家定的这扶贫攻坚政策也确实大有可为啊。”我不竟又端起了碗。

  枣子卖到山外头——农村电商

  “枣虽好,但要卖出去却是难事,老百姓过的不容易啊!”冯秀林书记向我介绍起了村里的情况,郑家垣下辖有7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321户986口人,村里长期以红枣栽种为生,2015年虽然红枣大丰收,却因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红枣价格压得很低还依然卖不出去,冯书记到村后决定要解决这个卖枣难的大问题,他将情况反映给了县、市公司,得到了公司各级领导的极大重视。

  2016年年初,山西移动临汾分公司市、县领导多次前往郑家垣,同各村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进行了深入讨论,临汾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宁俊林在扶贫调研时提出“要加快信息化帮扶建设进度,解决好村民的互联网通信难的问题,使农户得以搭乘信息化高速公路奔小康。”结合其他贫困村的经验,大家一致决定发挥移动公司产业优势,通过在郑家垣村发展农村电商解决郑家垣红枣销售的难题。

临汾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宁俊林在郑家垣扶贫调研

  想法有了,政策也有了,但郑家垣由于地理偏僻,长期没有宽带覆盖,要做农村电商首先就要解决村里的宽带覆盖问题。为了能尽快让郑家垣红枣通过网络卖出去,冯秀林书记马不停蹄、积极协调各单位一次次实地勘测、论证,经过半年的艰苦施工,投资24.34万元的宽带覆盖工程终于在10月10日完成了验收,满足了郑家垣7个自然村所有人的上网需求。当10月24日临汾分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永杰来到郑家垣村村委办公室,把公司特意准备的电脑、打印复印机等设备交到郑家垣村委支部书记李交平手中,并详细讲解了操作方法后,李支书激动地说: “谢谢移动公司,不光给我们装了宽带,还提供了这么好的上网设备,这下我们的红枣不愁卖了!”

临汾分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永杰在郑家垣扶贫调研

  建档立卡把准脉——精准扶贫

  “扶贫难,识贫更难。”冯秀林书记叹了口气,继续说道:“修水窖、拉宽带这种普遍性的扶贫工作其实好开展,难的是从本就贫困的村民里挑出来最贫困的!”为了能真正有效识别出需要帮扶的贫困户,冯秀林书记按照政府和市、县公司要求,在驻点村全程组织开展了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认真部署落实识别贫困户程序,通过诉、看、评、比、示五个步骤进行贫困户识别。首先通过走访摸底,听取农户讲诉生活生产状况,查看其致贫原因,并对初步识别出的贫困户进行评议,结合其房产、车辆等信息比对,最终建档立卡确定了120户贫困户在村委醒目位置进行了公示。随后结合识别出的贫困户实际情况,山西移动临汾公司召开专题工作会议,讨论研究帮扶工作方案,决定由市、县公司党员干部六人结对帮扶贫困户。

  说到下一步的工作,冯秀林书记充满了信心:“只要对症下药,一定能成功。”原来临汾移动为了更好的服务扶贫工作,同临汾市扶贫办在全市范围内推出了依托大数据应用,基于三级平台数据的“精准扶贫”动态管理指挥系统,实现扶贫工作“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并首先把郑家垣村所在的永和县做为试点单位。

  通过“精准扶贫”系统可以实现贫困户基础资料动态更新,贫困户扩展关键信息收集上报(位置、头像),帮扶干部到岗管理,帮扶干部工作台账、项目上报管理,新闻公告政策传达,贫困户登录查询、发起求助等功能,初步展现“五张图、三本账”。这一系统的出台,将使临汾精准扶贫工作走在全省的前列,也为冯秀林书记在郑家垣村的驻点帮扶创造了大好条件。

  “强不强看干部,富不富看老乡。”一口井、一张网、一本账,眼下冯秀林书记的驻村扶贫工作已初具规模,更重要的是在他的带动下,提振了贫困户自力更生的信心,我们相信在山西移动临汾分公司各级干部和帮扶村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在不久的将来山西移动临汾分公司在郑家垣村的驻点扶贫工作一定能取得实效!  (冯剑 )  

 

     

责任编辑:席沛钊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