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01 09:47:00 来源:
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建先 许涛)3月26日,在曲沃县北董乡义门村附近的5个村庄近万亩的农田里,远远近近的乡亲们或是在刨挖药材,或是在成片成片覆盖了地膜的田地里播种栽苗,一幅人勤春早的繁忙图景。这是北董乡万亩药材园区的一个剪影。
北董乡种植药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在土地还是集体所有的时期,那里的农民就开始在每人一分的猪食料地上种植生地和山药,就是这一分地,使得那里的农民就比别的地方手头宽裕好多。进入80年代,土地到户后,他们开始大面积种植,并以义门村为中心迅速辐射到周边的5个村子,药材品种也开始有了黄芪、丹参、牡丹、白芍等十几个品种。尤其在近几年,由于药材市场的火爆,当地政府和农民扩种药材的积极性更加提高,其中,义门村四分之一的土地都种植了药材,农民一亩药材的收益平均也达到了五六千元。
随着药材种植的规模化,药农的生产也开始走向了组织化和科学化。目前,该乡专业的合作社就有3个,产品开始从以国内的陕西、河南为主,走向了定点药厂,走到了韩国、日本。组织化的生产,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据文朴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李全录介绍:他们的生地,几乎左右着全国的市场。同时由于有了合作组织,当地的药农也有了灵活准确的信息来源,引进了更加市场紧俏、收益高的品种,全村目前药材品种已经超过30多个。
据该乡政府领导介绍,今年经过土地整理后的3000亩土地也将纳入药材园区,通过规模化打造影响力和竞争力。
【责任编辑: 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