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08 18:57:00 来源: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田青松)7月2日,记者在尧都区金殿镇朔村看到,一排排春秋大棚整齐,在阳光下格外耀眼;步入大棚内,红艳艳的西红柿挂满藤蔓,菜农正在忙着采摘。今年以来,尧都区新增春秋大棚等设施蔬菜面积4500亩,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
其实,这也只是我市发展设施蔬菜、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缩影。襄汾节水莲菜工程建设如火如荼、尧都区“尧王台”现代农业建设稳步推进、霍州西张垣现代农业园区已开工建设……我市按照“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发展思路,积极培育壮大特色农业,全力建设“菜园子”、保障“菜篮子”,全市设施蔬菜产业建设掀起了热潮。
为推进设施蔬菜跨越式发展,我市合理布局蔬菜产业,因地制宜推进,积极发展日光温室大棚、春秋大棚、节水莲菜、洞栽食用菌等多种设施蔬菜生产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最大程度地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曲沃县再次启动万亩蔬菜大棚建设,农业、交通、农业开发、电力、信用社等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整合项目资金和技术力量,全力投入到设施蔬菜产业建设、生产、管理、销售服务,保证建一棚成一棚。同时,对成规模的大棚园区水、电、路等公共设施,县上补一点、部门帮一点、乡村筹一点,定额补足,全力保障大棚建设。目前,该县已新增日光温室大棚4100多亩。霍州市财政出资1700余万元,主要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菜农建设温室大棚补助、银行贴息、聘请技术员工资等,全力助推设施蔬菜产业建设。今年,浮山县委、县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农户发展大棚蔬菜,他们为每个大棚补贴两万元,并积极协调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同时,各涉农部门合理调整资金投向,实行项目倾斜,大力扶持设施蔬菜发展,形成了建设合力,极大地推进了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步伐。
尧都区、襄汾、翼城、浮山等地调整思路,引导农民发展投入少、风险小、见效快春秋大棚设施生产模式,通过多种模式并举,加快发展速度。尧都区金殿镇大力发展春秋大棚,种植西红柿;浮山县今年新发展移动大棚西瓜;襄汾县大力实施节水莲菜工程。目前,襄汾县已发展节水莲菜8000多亩,翼城新建节水莲菜260亩。同时,安泽县依托省、市确定的“食用菌种植基地县”,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在桃曲、上梯、李垣、三交等12个村发展香菇、双孢菇、木耳等食用菌产业,努力把“吨粮田”变成“万元田”,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步伐。
设施蔬菜作为一项技术密集性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十分关键。为此,我市积极建立专门的蔬菜技术服务和推广机构,充实技术力量,创新技术服务工作,完善技术支撑体系。同时,把集约化育苗作为核心技术,加快普及推广步伐。目前,古县煤运公司在石壁村建起了6000平方米的智能温室,尧都区孙曲村党支部书记杨红领办育苗中心,侯马市老板林霞领办上阳合作社育苗中心正在实施中。通过实施集约化育苗,有效解决外地调运苗子质量无法保证的问题,有力地推进蔬菜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据了解,我市今年已新增设施蔬菜3万余亩,到年底要力争再新增设施蔬菜9万亩。
【责任编辑: 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