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栽下“摇钱树”

2011-07-15 08:56:00 来源:


7月12日,记者深入该县邓庄镇、新城镇采访时看到,成片的核桃苗密密麻麻、绿意盎然,成林的核桃树硕果满枝、生机无限。随行的县林业局工作人员介绍,“十二五”期间,全县将在东、西山沿线和丘陵地区新增核桃种植面积10万亩,全力打造“中国平川型核桃大县”。
让我们走近襄汾,一起探寻该县是如何发展壮大核桃产业、加快农民增收步伐的。

“连我们行政人员也经常学习核桃种植技术,随时为种植户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襄汾县东依塔儿山,西傍姑射山,自然条件十分适宜核桃生长。为适应现代林业发展,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从2008年开始,该县林业局通过认真调研,确定了“大力发展核桃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路,积极推进核桃种植这一富民产业。
其实,早在2002年,汾城镇北贾岗村一些有远见的村民就已开始学习借鉴外地经验,摸索着种植核桃,寻求致富的新路子。但由于缺乏技术指导和管理经验,引进的品种混杂、产品不统一、种植效益低下。当年,北贾岗村民荆学良种了2亩核桃,由于不懂技术、管理粗放,2007年,本该进入盛产期的核桃树出现了狂长,冬季又受冻,几乎绝收,损失极大。而与他同年栽树的吴兆祥种了12亩核桃,注重管理,年产核桃1200公斤,收入2.5万元。
由此可见,核桃种植管理和技术至关重要。得知这些情况后,县林业局组织局技术人员和专家时常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村民管理核桃,为核桃产业“把脉问诊”。
今年,县委书记王国平在深入乡村实地查看全县西山丘陵区核桃经济林工程建设情况,听取县林业局关于10万亩核桃经济林工程规划的汇报后,语重心长地说,干果经济林种植是我县农业调产、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县林业局及相关乡镇要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思路,加大推广力度,努力提高林业经济效益,扩大经济林建设规模,为农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撑。
为推动核桃产业持续良好发展,县林业局局长赵子龙和一班人经过多次研究,制定了“领导包联乡镇、一帮到底”的工作措施。局里抽调3位班子成员分片包乡镇核桃产业发展工作,工会主席文连芳负责全面工作并主抓汾城镇;副局长郭跃民主抓新城、大邓、陶寺、古城4个乡镇;副局长张淑玲主抓南贾、西贾、赵康3个乡镇。“连我们行政人员也经常学习核桃种植技术,争取成为懂核桃种植管理的‘行家里手’,随时为种植户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说着,县林业局办公室主任李大庆顺手从文件盒里取出了省林业技术站编印的核桃栽植实用技术。而说起核桃种植的相关技术性知识,他娓娓道来,说得头头是道。
2008年初,全县核桃种植面积仅有1万余亩,通过这几年的发展,现在已发展到4万余亩。

“我们不断进行品种改良,力争让单株核桃产量都卖出400元的好价钱!”

七月流火,酷热难当,但却挡不住技术人员服务种植户的脚步。全县100余名技术人员整天奔波在乡村果园之间,为核桃种植户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和嫁接服务。
县林业局信息中心主任郭俊荣介绍,为做好核桃树苗的嫁接工作,局里专门抽调了8名技术人员,聘请了10名有丰富栽植管理经验的农民技术员,免费为核桃种植户提供技术跟踪指导,传授核桃管理经验。从5月份到现在,他们天天在果园里忙碌。
7月12日,在新城镇蒙亨村官坡自然村孙立臣的核桃园里,孙立臣正带着几位农民技术员忙着嫁接核桃。“那一株核桃是经过多年种植发现的适合我们这种植的高产品种‘中林’,单株产量就能卖400元啊!”指着不远处的一株挂满核桃的核桃树,他高兴地说,“我们现在正在不断进行品种改良,力争让单株核桃产量都卖出400元的好价钱,一亩地按45株算,那样的话收入也相当可观啊!”
为了给农户提供优质品种,县林业局在汾城镇北贾岗村确定了20亩采穗圃,统一提供接穗,品种全部为辽河、香玲、扎343、清香等优质品种。“我们现在嫁接的品种都是产量高、品质优良的优质品种,明年就可以挂果了。”农民技术员陈新发说着,熟练地剪芽、开口、嫁接。
据了解,目前,大邓、陶寺、赵康等11个乡镇的嫁接工作已全部完成,南贾镇、新城镇正在稳步推进。

“核桃成了咱农民的‘养老保险’和‘绿色银行’!”

襄汾县坚持把核桃作为农民增收的一项主导产业,抓规模、强科技、扶龙头、创品牌、建市场,大力度推进发展,确保实现“林业增效、大地增绿、环境增色、农民增收”的目标。
为了调动广大农民发展核桃产业的积极性,该县把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干果经济林项目建设等资金结合实施,采取政策推动、典型带动的措施加以推进核桃产业。只要是愿意种植核桃的农户,县林业局为他们免费提供树苗和嫁接等技术服务。
同时,该县把多年来栽培管理核桃成功典型户作样板,制作专题片,并刻录成碟片,发到核桃栽植重点村,全方位地对核桃栽植户进行技术指导,进一步提高农户对核桃产业的认识和栽培的积极性。
在地处邓庄镇的襄汾县苗圃基地,记者看到,这里的核桃苗长势喜人,有的已经完成嫁接,可以移植了。县林业局种苗站站长段立峰介绍,目前,全县上百亩的核桃苗圃基地有5个,5亩、10亩的零散育苗户有四五十家,完全可以满足全县栽植用苗。
孙立臣的果园占地80亩,其中50亩已挂果,开始进入盛果期。“今年,我的核桃亩纯收入可达5000多元,这更坚定了我发展核桃的信心和决心!”他满心欢喜地说,“核桃已成为咱农民的‘养老保险’和‘绿色银行’!”
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孙立臣在新栽的核桃园里采用林下间作的形式育苗,育下的苗木一方面扩大自己的种植面积,另一方面还可以出售给邻村农户增加些收入。
北贾岗村核桃年收入超过1万元的有20多户,80%的核桃种植户年收入在4000元至8000元之间。这些种植大户在当地群众中起了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推动了核桃产业的发展。
如今,全县种植核桃面积达到4万亩,其中汾城镇北贾岗村已发展1000亩,挂果面积700亩;新城镇蒙亨村已发展近2000亩,挂果面积160亩。今年,预计全县核桃年产量75万公斤,产值2250万元。

真诚服务为“三农”

 
记者 田青松 实习生 张郁文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