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宁长山药种植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产业

2011-10-22 10:07:00 来源:

时下正是长山药收获的季节,记者来到了位于鄂河之畔的乡宁县昌宁镇下县村千亩长山药种植基地,勤劳、淳朴的村民们一字排开、挥铣挖土,将一根根粗壮的山药从地里挖出来,除泥、装箱,一片繁忙的丰收景象。
“下县益寿长山药既是药典佳品,又是纯天然、无公害、高营养的绿色食品。”下县村村委会主任张永成介绍说,该村所产的长山药被历代医学家视为滋补珍品,肉质肥厚,质地粘性强,肉白如雪,口感绵软,风味鲜美,是一种营养丰富、药用价值极高的药食两用滋补佳品。据史册记载,明朝时下县长山药就已成为皇宫贡品,销往北京、河南等各大中药厂药用。如今成为人们餐桌上一道不可或缺的美味佳肴,更成为当地人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
该基地位于乡宁县县城西北,距县城1公里,土地肥沃,光照时间长,通风好,自古就有种植长山药的历史,以盛产长山药而远近闻名,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山药。在村民韩虎虎山药种植地头,又长又粗的山药晾了满满一层,他高兴地说:“今年收成不错,长山药平均亩产1250公斤,特级长山药的收购价是20元每公斤,一级价格是每公斤12元左右。”韩虎虎掰着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种玉米一亩田的产量是650公斤,不计人工、化肥成本,也就能赚个七八百块钱,而种山药一亩田的产量是1000公斤,价格就算再差,按每公斤10元钱计算,也有1万元收入。
“1亩山药等于10亩粮。”谈到种植山药的经济效益,村民韩虎虎这样形容。话音还没落,韩虎虎又紧接着说:“下县长山药基地在提高我们老百姓经济收入的同时,又是县城环境的净化站。每年的清明时节,长山药逐渐出苗,到了盛夏,放眼望去,绿油油的一片,一眼望不到边,既防沙又防尘,既防暑又降温,好似乡宁县城的一道绿色长城。”近年来,乡宁县政府、昌宁镇政府、县水利局、县农林局等部门负责人多次深入长山药基地田间地头,从基地基础建设、道路、种植、灌溉和销售等多个环节给予大力支持,仅水利一项累计投入上百万元。明年他们将多方面筹资上百万元,建设灌溉深井和铺装管道,提高长山 药基地的灌溉能力。
为了响应乡宁县“为加快转型跨越发展争创全市一流”的目标,该村制定了“打响长山药品牌、催生山药经济”的号召,去年成立了长山药种植专业合作社,并注册了长山药“益寿”商标,聘请专业的山药农技指导人员,为社员提供相应的农技指导和培训服务,积极开展技术指导咨询、集体培训和交流活动,大大提高了社员的合作意识、经营素质与生产水平。目前,下县益寿长山药种植面积达1000余亩,畅销东南亚、日本、马来西亚等国,长山药种植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之一。
谈到下一步的发展,张永成信心百倍地说,我们正在筹建储存库和深加工厂房,逐步扩大长山药的规模化生产,全力把下县益寿长山药打造成乡宁县乃至全省的知名品牌。(记者 范韶华)

  【责任编辑: 付基恒】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