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19 08:42:00 来源: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笔者一行了来到大宁县曲峨镇甘棠村大棚种植基地。一眼望去,大棚里碧绿的黄瓜苗整齐地排列着,株株透露着丰收的迹象。
在这里,我们见到了正在大棚里干活的村民贺富林。40多岁的贺富林是地地道道的庄家汉子,看到我们到来之后,他一边干活、一边和我们聊了起来。“在甘棠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大棚,种植大棚仅仅几年时间就已经尝到了甜头。”说着,他给我们算了一笔账,“过去种粮食作物,一亩地每年顶多有千把块的收入,现在我种大棚蔬菜,除去所有投资每亩地能净收2万到3万,比种粮食作物强多了。”说完他开心地笑了起来。
见到我们来采访,不远处的几个大棚种植户也围了上来纷纷向我们道出自己种植大棚蔬菜的经验和种植大棚蔬菜以来生活得到改善后的喜悦。
今年30多岁的村民樊正平,是甘棠村较早的大棚种植户,种植大棚蔬菜这几年,生活条件明显好了,家里新修了房子,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出门也骑上了摩托车。“现在咱也过起了城里人的生活。”樊正平高兴地告诉我们。去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提出沿川大棚全覆盖工程,政府出资无偿给农民建大棚,这正是个好机会,他正准备大干一场。
据了解,大宁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全省新一轮扶贫开发和该县被列为全市扶贫开发示范板块的机遇,充分利用片区扶贫开发资金,坚定不移地实施“沿川万亩大棚覆盖工程”,同步搞好林网绿化、田间道路、水利灌溉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同时,聘请省内外蔬菜专家和技术人员长期指导和服务蔬菜产业,使农民全面掌握蔬菜育苗、种植、管理等实用技术。并且依托山西政拓农业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兴建一座大型蔬菜批发市场,为蔬菜产业从品种、种植到贮藏、加工、销售提供一条龙服务,彻底消除菜农的后顾之忧。另外,还鼓励和引导沿川农民群众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营销模式,把蔬菜产品推向市场,打造大宁有机绿色蔬菜产业品牌,实现农超对接,有效增加农民收入。(通讯员 王庚瑞 李明珠 张栋宏)
【责任编辑: 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