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摘黄瓜
“空运”黄瓜
村民李雪龙有一座占地两亩的蔬菜大棚。他告诉记者,2010年,他积极响应乡里的号召,投资9万元建设了这座大棚。从大棚规划、建设实施到设施配套、技术指导,乡里都派专人进行跟踪指导,解决难题。现在,看到长势喜人、可以采摘的黄瓜,他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正忙着采摘黄瓜的妻子高兴地说:“现在刚进入采摘期,每天就可采摘250余公斤,再过20来天就到了采摘旺季,到时每天可以采摘500余公斤。按与合作社签订的每公斤2.2元的收购保护价计算,每天可收入1000余元,比种地强百倍哩!”在张庄乡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记者看到,一排排蔬菜大棚整齐排列,水、电、路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电动卷帘机、自动测温器、提温设施等一步到位。
随行的乡干部告诉记者,以前这一大片地全部种植的是小麦,由于靠天吃饭,再加上近几年的干旱气候使小麦收成锐减,以地为生的农民生活受到极大影响。为改变这一现状,加快农民致富步伐,县委、县政府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在经过充分调研后,确定在交通便利、水利资源丰富的陈庄垣面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同时,组织乡村干部和农民群众250余人,到曲沃磨盘岭等地参观大棚蔬菜产业,使大家亲身感受到了大棚蔬菜的良好经济效益。
外出参观对乡村干部群众触动很大,积极要求建设大棚。为确保一次建设,长期受益,该乡分批建设大棚蔬菜,并对大棚建设实行统一施工、统一模式、统一标准,确保建设质量。同时,投资近400万元打深机井两眼,安装了变压器,整修了道路,推进了园区的建设步伐。乡里还成立了民生源蔬菜合作社,为菜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解除了菜农的后顾之忧。目前,张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已投资1100余万元,建成50座春秋大棚、100座日光节能温室蔬菜大棚,并投入使用。
堡南村大学生村干部权俊明申请创业贷款10万元,率先在园区建设蔬菜大棚两座。他告诉记者,县里在这儿设立了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实践基地,他带头发展了两座大棚,目前效益初步显现。据估算,每座大棚年收入可达4万余元。在他的带领下,已有6名大学生村干部积极创业,贷款60万元,与他人合建大棚6座。另有23名大学生村干部采取“一对一”的形式为种植户提供技术、信息传递等方面的服务。
据了解,整个农业示范园区设计规划面积2300多亩,建设高标准现代大棚400多座,春秋大棚200多座。乡领导表示,今年,我们计划再发展日光节能温室200座,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全力打造以规模种养为基础、以设施蔬菜为重点、以农副产品加工为龙头的新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大力促进农民增收。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