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通讯员 贾玎玎)“你这个栽植的不行,这个树苗得深埋才能扎根,你这埋的太浅,不容易活。”县林业局的工作人员文连芳急忙跑到汾城镇三公村种植户跟前说道,还拔出了即将被填土的核桃苗。这些天,像文连芳一样,襄汾林业局的技术人员每天第一件事情就是跑到田间地头,叮嘱农户们核桃种植的注意事项。
如今在襄汾,种核桃成了老百姓的头等大事,全县核桃种植面积迄今已达4万余亩,不仅让农民增收致富,而且形成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继黄瓜、西红柿、茶树菇之后该县又一支柱产业。可是在刚开始,这一产业却并不被人看好。
有“钱”景的产业遇到的尴尬
在襄汾县的大部分山区,过去人们大都种植小麦、苹果,但因水资源不足等自然条件的限制,靠天吃饭的农户们不得不另辟蹊径,经过专家考察研究,襄汾气候条件适宜核桃生长,其抗旱性强,容易管理,果实营养丰富,经济效益显著。同时,栽植核桃不仅能增加农民收入还能改善生态环境,在经济不发达的山区,只要选择适宜当地发展的核桃品种,亩均收入都会达到3000元以上,这在不富裕的山区算得上有“钱”景的产业。
可是在推广之初,这一产业却遇到不小的“尴尬”。
北贾岗村的吴兆祥是这一带最早种植核桃的农户,看着满山遍野栽种的核桃苗,67岁的吴兆祥感慨地说,“当初推广核桃产业,困难重重啊。”
1999年,种植十几年苹果树的吴兆祥毅然改种经济效益比较高的核桃树,在一番参观考察后,他认定了生长快、结果早的“纸皮核桃”,他将带回来的核桃苗种在承包的20余亩地里,想着几年后,可以卖苗、卖果,怎么着也能有一笔不错的收益。可是2003年,村民们的态度给他泼了一盆冷水,没有人愿意买他的苗。村民们纷纷提出质疑,“我们祖祖辈辈种粮食,现在让我们改种核桃,我们将来吃什么?”
即使他将培育好的核桃苗免费送给老百姓试种,也是吃的闭门羹。村民们认为“桃三杏四梨五年,要吃核桃十几年。”因它开始结果时间晚,一直影响人们的种植积极性。村民们宁可让地荒着,也不愿费时费力去种核桃树。
村民不了解,吴兆祥便向村民们耐心地讲解,介绍现今一些核桃优良品种:辽河、香玲、扎343、清香等,生长速度快,结果早,如果精心管理,不出三五年的工夫,果实就能挂满枝头。半信半疑的村民们还是不敢迈出第一步,没有办法了,吴兆祥和当时村支书毛翔文一商量,谁家种一苗核桃树,村里面补贴一元钱。这样,冲着可以得到补贴的村民们,才陆陆续续开始尝试着种植。那时候,吴兆祥天天守在地里,从挖坑、种植、嫁接、修剪一一把关。吴兆祥开玩笑地说,“当时我就告诉他们,要是赔钱了,你们大可把苗拔了,要是真的能赚钱,每年,每颗核桃树分给我一斤核桃就行。”
从“尴尬”到“热门”,政府成为产业发展强劲推手
就这样十几亩的核桃种下去后,经过精心护理,没想到,三年后,这些核桃开始挂果,每亩收益达到3000元。接下来的每一年,核桃逐渐进入盛果期,越结越多,有的一亩地纯收入甚至达到7000元的收益。这时村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核桃树是这么好的摇钱树!吴兆祥介绍说:“现在,他们还念着我当年送他们的核桃苗呢。”
现在的吴兆祥,家里的20多亩核桃林已经进入盛果期,和吴兆祥一样早期种植核桃的农户,收入都在4000元至8000元之间。这些种植大户在当地群众中起了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推动了当地核桃产业的发展。
想加快发展,去种植核桃;想脱贫致富,也要种植核桃。种植核桃到底能带来多大收益?吴兆祥掰着手指头算了一笔经济账:“进入盛果期的核桃树亩产可达400多斤,按照目前市场收购价18元一斤计算,一亩地有7000余元的收入!核桃在深加工时还可以解决剩余劳动力问题。”
如今村民们对核桃种植热情高涨。“现在纸皮核桃好销,还特别卖得上价钱,城里现在要20多块钱一斤呢,老百姓只要见到效益,不用宣传就积极种核桃。”汾城镇三公村村民李会平掩饰不住致富的喜悦。她家种了6亩纸皮核桃,指望着这些核桃为她带来经济效益。“县林业局免费发苗,免费提供技术,我们只出个工钱,这核桃就能栽到自家地里。”
政府免费提供苗木,并专门派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政策的引导,为全县核桃产业发展注入无限活力,也吸引了更多生产要素加速聚集。襄汾县委、县政府顺势而为,制定了纸皮核桃发展五年规划,着手从品种、规模、培训、加工、销售等环节给予引导,预计到“十二五”期间,全县东西部丘陵地区及半山区、汾河沿岸、沟坡地等地,5年完成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5万亩。
事实上,政府重视核桃还基于其另一重要特性,它不仅是好的经济作物,还是优良的生态先锋树种和用材树种,即使在石缝中,只要有少量土壤,它就会生根、发芽、果实累累,不与粮争地,一次种植,多年甚至百年受益,成为治理生态、实现农民增收“双赢”的“革命性”树种。
合作社运营模式,让核桃产业走上正规化
2002年,襄汾县尉村康美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社长贾培珍很早就注意到核桃产业的发展,自合作社成立之初,就发展社员种植核桃200余亩。
“我从1986年就开始在周边县市收购核桃,核桃耐储存、易运输,含有人体所需的十几种维生素,营养价值特别高。”贾培珍说道,“现在老百姓种核桃的积极性特别高,你看,这满山遍野的荒山都栽上了核桃苗。”
随着每年核桃产量逐年增多,合作社利用村里的闲散劳动力进行核桃加工,每年可加工成品核桃仁50多吨,周边县市产品供不应求。看到核桃产业这样好的发展势头,贾培珍从2009年起率先承包了20多亩核桃树,建起了自己的示范园,全村的男女老少也都纷纷开荒种地,村周边2000多亩的坡地上也都栽种核桃树,预计在2015年以后便可使村民受益,产值将达500多万元。
现在,合作社经过专家指导,一方面扩大栽培面积,一方面加工优质核桃仁,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山东等地。很多中高档酒店都在这里预订核桃。
“现在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核桃健脑补血,父母买核桃给小孩吃,婆婆买给怀孕了的儿媳妇吃,人均消费核桃很高,我们的核桃不愁销量。”贾培珍欣喜地说。如今,全县种植核桃面积达到4万亩,其中汾城镇北贾岗村已发展1000亩,挂果面积700亩;新城镇蒙亨村已发展近2000亩,挂果面积160亩。
望着昔日的丘陵荒岗,如今已变成郁郁葱葱的核桃园。看见一棵棵茁壮成长的核桃树,我们深信,核桃树将真正成为襄汾农民的“绿色银行”,农户的生意经将会越念越好。
【责任编辑: 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