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27 07:59:00 来源:
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茁壮)今年以来,翼城县以“546”农业增效工程为发展思路,不断深化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有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使土地成为农民群众的绿色银行、生态银行。
赵德财是翼城县王庄乡北坡村的芦笋种植致富状元,9亩多芦笋将给他带来7万多元的可观收入。从管护到收获,他家芦笋地总会围满前来取经的村民。
为了将小芦笋变成绿金条,北坡村也以合作社的形式,为种植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指导,解决村民技术问题和销售问题,并计划将现有的700亩在两年内发展到1000亩以上。
发展芦笋铺砌农民增收路只是翼城县调整农作物结构,发展高效农业的一项。为了使农业实现科学发展,真正促进农民增收,翼城县大力实施“546”农业增效工程,将种植业调整划定五大块,实施15万亩优质小麦、15万亩大秋和小杂粮、15万亩复播作物、15万亩经济作物、15万亩干鲜果的“515”规划;建设四大方阵,在全县扶持10个产值在2000万元以上的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100个高效农业精品园区、培育一万个户均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农民致富典型、发展一万户农民自愿参与的各类农业合作组织;构建发展现代农业。构建农业支撑保护和设施装备、农业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农业科技推广、产业化服务、农业信息服务6大体系。
目前,全县粮食种植面积达63万亩;芦笋种植面积3000亩;苗木培育基地2700亩;种植药材1.2万亩;草莓面积1300亩;红枣4700万株;新发展苹果、核桃、樱桃等经济作物15.6万亩;养殖奶牛1万余头,生猪存栏13万头,农民人均增收1300多元。
【责任编辑: 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