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27 07:59:00 来源:
粘虫可危害小麦、玉米、谷子、高粱、豆类、棉花和蔬菜等多种作物,具有杂食性、迁飞性、暴发性的特点,往往在局部地区突然爆发成灾。严重时将叶片吃光形成光杆,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当一块田作物被吃光后,幼虫常成群迁移到另一块田危害,故又称“行军虫”。7月上旬以来,我县降雨偏多,温度偏高,利于玉米生长的同时,也利于粘虫的发生危害。据7月10日调查,粘虫在我县夏玉米田普遍发生,个别地块严重发生:一般玉米田危害株率20-30%,百株虫量10头左右,唐兴镇三石桥、南唐垣下等重发地块危害株率高达80%以上,百株虫量超过70头,最高单株幼虫5头,多数幼虫体色发黑,进入暴食时期。
应迅速组织农民搞好粘虫的防治工作,确保我县秋作物丰产丰收。
防治建议:
一、物理防治:
发生量较少或者多数为大龄幼虫时,可人工捏杀,虽费时费力,但效果颇好。
二、化学防治:
抓住幼虫二、三龄低龄阶段,当玉米田百株虫量达25-30头时,应及时防治。用甲维盐农药2000-3000倍或50%氰戊·辛硫磷乳油1000-20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喷雾。喷雾力求均匀、周到、田间地头、路边的杂草都要喷到,力争在1-2天内消灭粘虫主力,并注意查残扫残。虫龄大时要适当加大用药量。对于虫量大的田块,可以先拍打植株将粘虫抖落地面,再向地面喷药,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注意事项:用过烟嘧磺隆除草剂的田块时7天内禁止喷施有机磷农药,以免发生药害。施药时间最好选在早晨或傍晚,以提高防治质量。 (赵保勤)
【责任编辑: 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