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10 08:32:00 来源:
“互助资金给我们铺了一条脱贫致富道路。”这是大宁县太德乡扶义村桃农张丰生靠互助资金致富后说出的心里话。近年来,大宁县农村群众再也不用为产业发展中的资金短缺问题而烦恼了,因为大部分村里都建起了互助社的“小银行”,通过简单的借贷手续农民就可以从这个资金社里获得资金帮助,缓解资金困难,放手发展经济。
村级互助资金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新事物,针对农民群众认识不足的实际情况,大宁县扶贫局互助资金管理中心对互助资金的有关优惠政策、用途和使用办法进行了大力宣传,印发了相关资料发放到了农户,提高了互助资金政策的知晓率,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动员,真正使互助资金的政策和使用办法达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为确保村级发展互助资金项目安全顺利实施,该县调整充实了互助社班子,各成员单位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制订了实施方案,各项目村结合本村实际制订了相应的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为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在运行过程中发现问题,他们及时纠正补充完善制度,确保互助资金运转走上规范安全的轨道。在实施过程中,他们采取月汇报和不定期监督检查的办法及时了解项目资金运行和实施情况,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下发通知,限期整改,确保互助资金的安全和项目实施的效果。
为了方便农户借款,降低风险。该县严格按照互助资金借款担保程序,在使用担保方面,除五户联保及不动资产外,把退耕还林和粮食直补卡在农户自愿的前提下,也列入担保抵押物品范围,在完善农户借款抵押担保物的同时也提高了借款到期回收率,促进借款户到期还款积极性,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
他们精心组织,合理安排时间,对各村互助社主任、会计进行了多次互助资金政策及业务培训,同时,聘请金融部门的专家对他们进行了财务、借贷等方面系统的培训和指导,使村级互助资金账目管理达到规范化的要求,提高了全县各村互助社工作人员的政治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平,取得了一举两得的效果。同时,要求村级互助社完善操作规程,按照有章有规、简便运行、照章办事、合规经营的办法和有关章程办理,形成了便民为民、违规必究的运行机制。各村在实施互助资金过程中,运行情况良好,实施效果明显,群众致富劲头十足。徐家垛乡岭上村村民冯会平前几年种了十几亩苜蓿,准备养羊,但由于没有资金投入,买不起种羊,苜蓿长高了却没有羊喂。2009年,他在互助资金合作社借款5000元,买回8只种羊,经过夫妻二人精心喂养,三年时间发展到80只,年收入2万元以上,像冯会平这样的养羊专业户,岭上村已经发展到20户,都是在互助资金的扶持下走上了致富路。村民冯兰生要种植西瓜没有资金,互助资金合作社给其借款5000元,几年来,他在承包地里种植西瓜、甜瓜等,年均收入2万元左右。太德乡扶义村桃农张丰生想跑运输一直苦于没有资金,后来,扶义村成立了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社。并鼓励村民自主、自愿,以自有资金入股的形式,成立发展生产基金,以低于银行利率的借贷方式供加入互助组织的农民使用。张丰生主动入股,并借款5000元发展桃树,仅此一项获利3万余元,去年家庭经济总收入达到了10万多元,买了一辆农用车跑运输,实现了自己的致富梦。
据了解,大宁县自2008年开始实施村级互助资金项目以来,共发放互助资金800余万元,覆盖全县1600多户,受益人口1万余人。互助资金如一场及时雨汇集到大山深处,使百姓们也从中得到了实惠,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他们高兴地说:“互助资金是我们不出村的‘小银行’,真正解决了咱农民的后顾之忧。”(通讯员 李明珠 侯耀强)
【责任编辑: 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