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考试失利 临汾心理专家一席话为你除阴霾

2019-07-16 09:30:58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一年一度的高考、中考尘埃落定。每到成绩公布时,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分数理想的满心欢喜,成绩不佳的全家失意。欢喜的家长自不必说,对于“考砸了”的学生,家长应当怎样做好自我调节,与孩子共同度过心理“阴霾期”,防范和化解意外发生呢?

  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临汾市爸妈在线心理健康咨询公司首席心理专家、中国首批心理咨询师段惠萍老师,请她从专业的角度进行解读,提出建议。

  段惠萍说,要理性面对考试失利,首先要从心理学的角度了解考试的真相。

  当今中国,孩子的学习成绩成了家庭头等大事,对于有中、高考考生的家庭来说更是如此。众多家庭都陷入这样一个思维模式中:中考成功就可以上个好高中,高考成功就可以考个好大学,然后就可以找个好工作、好对象,可以有个好家庭,幸福快乐地过一生。这样的向往成为许多家庭的共识,孩子中考、高考必须成功就成为每个家庭的必然追求。

  然而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考试的真相有些残酷,特别是对于中高考这样有录取比例的考试来说,总有孩子考好了、考上了,总有孩子考不好、落榜了,这是基本事实,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那种只想考好不想考坏的想法只是一个不现实的、理想化的状态。

  有效的办法是,既接纳这种不现实的想法存在,也接纳考试之后的结果。取得理想化的结果当然很好,如果没有,也不要和这个坏结果过不去,因为“至暗时刻”同样是一个人生命中的宝贵时刻,此时它的到来就是提醒我们,也许该继续努力了,也许该调整方向了,并不是无路可走了,反而能促使我们多元化、多角度、更灵活地思索、选择和尝试不同的人生之路。

  那么,有哪些原因容易造成考试失败呢?段惠萍强调,首先,考试失败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与每个人内心的落差值有关。也就是说自己认为不理想、落差太大,那就叫考试失败。至于考试失败的原因,除了人力不可为的客观环境、身体条件、意外事件外,最重要的当属人的心态了。

  如果内心自由度足够大、足够宽广,对待这种“大事件”就会是“平常心”,有利于考试的正常发挥。如果日常生活中循规蹈矩、不允许犯错、有半点差错就自责不已,不能自由灵活变通。当遇到“大事情”时,内心会产生极大的恐惧,在考试时就会失常。

  段惠萍说,考试失败是一个急性创伤性事件,会给人带来强烈的挫败感。这种感觉就像把人突然打翻在地,一下都动不了一样,会极大地打击人的自信心,觉得自己什么也不是,没有任何价值,从而内心生出迷茫、无助、紧张和害怕,觉得没脸见人,严重时不想再活下去了。这些都是遇到大事情失败后的正常反应。这些感觉并不会对人造成伤害。而不了解这些情况,不接受这个过程,才会对人造成伤害。

  出现这样的情况,父母应当怎么做?首先可以回忆自己遇到人生大事失利时的状况和感觉,以及当时期待怎样的帮助,允许自己的无助和焦虑存在。带着这些无助和焦虑,静静地陪伴在孩子身边。此刻的孩子,已经被打趴下了,没有力量站起来,就让他躺在那里歇一歇、缓口气。看到他想喝水的时候给他端杯水,看到他哭时给他递块纸巾……接纳他此刻的状态,带着对孩子深深的爱拥抱他,用爱抚慰孩子受伤的心灵。

  那孩子自己又如何尽快走出阴霾?段惠萍说,此时健康的做法是允许自己痛苦、伤心、无助,一次次的倾诉,尽情宣泄内心的情绪,然后重整旗鼓,重新出发!

  记者 侯秀娟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