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失眠吗?临汾中医专家这样论治

2019-08-13 08:58:25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最近几个月,入睡特别困难,睡眠浅、容易醒,每天都睡不够3小时,感觉自己被折磨得都快抑郁了……”市民张女士说,几个月来,她基本靠吃阿普唑仑、佐匹克隆等药物才能睡着,但是最近一个星期以来,睡前都要加大药量,否则很难入睡,这样下去根本不是办法。像张女士这样的患者,生活中不在少数,那么,经常失眠的患者应该怎么办?近日,记者走访了市名中医、市中医院门诊部主任、主任医师付新玲,为广大失眠患者从中医学角度论治。

  付新玲说,失眠属中医“不寐”范畴,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为特征,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眠。失眠证患者常见神疲乏力,头晕头疼,心悸健忘,心神不宁,焦虑抑郁等。虽不属于危重疾病,但妨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影响身体健康,顽固性失眠给病人带来长期的痛苦,服用安眠药可一时起效,但长期服用可引起药物性依赖或医源性疾病。中医药通过调整人体脏腑气血的功能,能明显改善睡眠状况,且不引起药物依赖,更不会引起医源性疾病,因而越来越受患者的欢迎。

  中医治疗失眠古今医家大多从心论治,因心主神明,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中医内科学将其分为:肝火扰心、痰热扰心、心脾两虚、心肾不交、心胆气虚5个证型,认为其发病病机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一为阴虚不能纳阳,一为阳盛不得入于阴。付新玲通过多年临床实践,从肝论治失眠,立法用药以治肝为主,兼顾调理其他脏腑,获较好疗效。

  “从肝论治失眠的理论基础是肝藏血、肝藏魂、肝主疏泄。”付新玲说,《素问·五脏生成》《灵枢·本神》《素问·六节藏象论》《血证论》《普济本事方》《素问·灵兰秘典论》等古医学经典中,都可以找到关于肝藏血、肝藏魂的生理功能和失眠不寐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的理论。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顺,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也就正常。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异常, 则可出现气机不畅,气血紊乱,使阳不潜于阴,阴阳失交而不寐。因此重视从肝论治失眠症,就显得尤为重要。

  付新玲在临床中多从以下几个证型辨证论治。一、肝血虚,酸枣仁汤加减。二、肝气郁滞、枢机不利,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三、肝血瘀阻,血府逐瘀汤加减。四、肝郁脾虚,痰热上扰,黄连温胆汤加减。

  “失眠属身心疾病,我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主张身心并治,整体调理,重视精神调摄,心理疏导,指导患者合理饮食,讲究睡眠质量,适度参加锻炼,拓展兴趣范围,丰富精神生活,促进失眠症早日康复。”付新玲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失眠已经成为多发病、常见病,失眠患者大多都有心烦气躁,焦虑抑郁等肝气郁结的症状,所以从肝论治失眠更切合临床。

  记者 郝海军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