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今年的12月1日是第32个“世界艾滋病日”, 为全面实施《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遏制艾滋病传播实施方案(2019-2022年)》,从11月28日开始,市卫健委开展慰问、进校园等活动,营造全民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良好氛围。
情系红丝带
“谢谢叔叔阿姨,感谢大家来看我们,我们一定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11月28日,市卫健委主任董凤妮、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刁士琦等一行来到临汾红丝带学校,给孩子们送去了米、面、油、鸡蛋、肉、牛奶等慰问品。红丝带学校校长郭小平介绍了孩子们的日常学习和起居饮食等情况。在“少年硅谷”创客教室,一件件由孩子们亲手组装的机器人,吸引了现场所有人的目光。“这个机器人我都拼装了十几遍了,现在不仅能快速地组装还能熟练地遥控它们做一系列动作……”一个孩子高兴地说。
郭小平说,为了能让这里的孩子与同龄人一同探索分享人工智能的奥妙,感受3D打印的魔幻,领略创客工坊的魅力,他们和市有关部门经过多次协商、一起规划设计,很快将该项目引进学校。如今,红丝带学校的这一间“少年硅谷”创客教室已建成启用,与外界并无二致,这里的学生同样可以在第一时间体验和触碰各式各样的先进科技设备,开启创客智能知识课程的遨游之旅,为孩子们的成长、成才助力添翼。
“梦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梦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梦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只要有梦想,就会有努力的方向,就会有前行的力量……”在一间自习室,一个初二年级的同学为现场所有人背诵了一段自己喜欢的课外文章。董凤妮仔细询问了孩子的学习情况,并和他们互动。一名同学说:“我们上几届的大哥哥、大姐姐通过努力都考上了理想的学校,现在有人进入了IT行业,有的在设计行业……他们经常打电话鼓励我们要努力上进,我们也不会辜负所有人的期望,一定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董凤妮勉励孩子们一定要好好配合治疗,养好身体,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用感恩的心回馈社会,用优异的成绩回报那些关心他们的人。
宣讲进校园
11月28日下午,市卫健委、市第三人民医院走进临汾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防艾宣传进校园 健康中国我行动”活动,在校园的醒目位置,“社区动员同防艾 健康中国我行动”“预防艾滋病 你我共同参与”等主体标语条幅高高悬挂,一些展板摆放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营造出防治艾滋病宣传的良好氛围。
活动中,省艾滋病治疗专家组组长、市第三人民医院艾滋病科主任马丽琴从认识艾滋病、流行趋势、现阶段流行的主要传播途径等方面给同学们进行了阐述;重点就如何正确预防艾滋病、高危行为后如何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感染艾滋病的患者如何正确对待及规律治疗等内容为大家做了详细讲解,并以实例告诫同学们如何做到正确预防,让学生群体做到不染、不畏、不歧视。
“原来,艾滋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只要了解了艾滋病传播的相关知识,我们就不会谈‘艾’色变;生活中,我们一定要用包容和爱接纳那些不幸的人……”现场一名大一的同学李丽说,今后,他们会在校园发起反对歧视艾滋病人的相关活动,让大家共同了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活动后,第三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还现场进行了艾滋病、梅毒、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等疾病的快速筛查。
防控在路上
11月29日至30日,市卫健委、市第三人民医院先后到山西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山西师范大学开展艾滋病进校园宣传活动,以提高在校大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
活动中,马丽琴分别从艾滋病的流行篇、科普篇、宣传篇三个篇章,通过丰富的案例和直观的图片,围绕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的流行情况、怎样科学预防艾滋病、合理对待艾滋病向同学们进行宣讲。她呼吁:“艾滋病威胁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通过宣讲,使同学们充分了解了艾滋病相关基础知识,掌握了艾滋病预防的方式和方法,消除了恐惧心理,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在山西师范大学进行的宣讲活动中,现场所有人员进行了宣誓仪式,大家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了承担知艾防艾责任,共享健康中国的理想信念。
山西师范大学副书记高峰说,大学生们要积极了解艾滋病防治知识,大力传播“红丝带”精神,提高青年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传播健康知识,营造学校乃至全社会共同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近年来,临汾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以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以校园健康教育环境为基础,积极利用网络技术和教育资源,以新生入学教育为契机,以日常健康教育、主题团日活动等为依托,联合医疗卫生机构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艾滋病防控宣传教育活动,对学校艾滋病防控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记者 郝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