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弓佩玉)7月3日,由蒲县本地老百姓自导自演的普法微电影《老李的觉醒》成功上传至腾讯视频,一时间被蒲县人民大量转发,视频中的黄土窑洞、乡间小路、田间菜地等情景设置以及乡土气息十足的蒲县方言不仅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更让观影者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据了解,为了提高蒲县人民的法律意识,让更多的人能够知法懂法,蒲县电视台于今年5月初着手拍摄一系列普法微电影,由本土老百姓担当演员,通过曲折的情节以及草根的故事让法律知识声情并茂地呈现在荧幕上。《老李的觉醒》为该系列的第二部微电影,首部微电影名为《盖房风波》,自上传至网络后便获得了高达4万多的点击率。
这部《老李的觉醒》时长不到20分钟,讲述的是老李一家住在破烂的窑洞,面临雨季随时可能倒塌,政府和国土资源局多次介入,都被老李一家人连打带骂地赶走,最后政府和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强行把老李一家搬走,使得老李幸运地躲过了一场灾难。“通过具体的情景以及细节让群众能够置身事内,提醒住危房的群众能够在汛期内自行避让,配合政府部门的相关工作。”负责拍摄这一系列普法微电影的张鹏如是说。
蒲县电视台的张鹏平日主要负责法治栏目和政法系统的宣传报道,谈及拍摄这部本土的普法微电影的初衷,他说:把法律搬到荧幕上颇受老百姓喜爱,再加上受其他各大卫视普法栏目剧的影响,我希望通过用‘演’的方式来传播法律知识,不仅能使普法效果大大增强,更能在弘扬法治精神,建设平安蒲县方面助一臂之力。”
但事情并不是一帆风顺,策划、摄像、配音、后期制作,四个人便组成了一支团队,人员少,设备简陋就成了张鹏面临的最大困难。“宣传哪方面的法律,就由哪个部门的工作人员担当演员,好多群众是第一次上镜,面对镜头时的羞涩在所难免。另外由于设备简陋,再加上首次拍摄微电影经验不足,拍摄初期可谓困难重重。”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连续两部微电影播出后,不仅在微信朋友圈内得到疯狂转发,还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有两名演员还收到了远在外地求学的孩子打来的电话。蒲县籍的曹女士表示:在欣赏节目的同时,不仅学到了法律和安全知识,而且电影都是自己周边的人在演,感觉前所未有的亲切。这种微电影的形式,是用一个个贴近生活的影像故事说‘法’,改变了‘板着面孔’说‘法’的老面貌,着实让人耳目一新。”
责任编辑: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