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蒲县作为工业经济主导的资源型县份,面对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和低迷的煤炭市场形势,坚守底线、保持定力,自觉把各项工作置身于全市的经济社会大格局中来谋划推动。2015年,该县按照省、市“项目提质增效年”和重点项目“六位一体”机制要求,自加压力,拉高标杆,围绕产业转型、城乡一体、生态环保、文化教育、民生改善等领域,确定了89项新建续建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520亿元,年度投资60亿元,重点项目“六位一体”指标全市综合排名第一。
截至2015年12月底,该县项目储备为全市一类县;项目签约金额完成150.5亿元,占市定年度目标任务105亿元的143.33%,全市排名第三;项目落地金额完成74.3亿元,占市定年度目标任务69亿元的107.68%,全市排名第一;项目开工金额完成62.65亿元,占市定年度目标任务60亿元的104.42%,全市排名第四;项目建设金额完成50.28亿元,占市定年度目标任务45亿元的111.73%,全市排名第三;项目投产金额完成66.72亿元,占市定年度目标任务57亿元的117.05%,全市排名第四。重点项目“六位一体”各项指标提前一个月全部完成,圆满收官。
具体工作中,该县强化“四个突出”,确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重点项目各项指标任务。一是突出责任,强化落实。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重点项目工作,全省、市“项目提质增效年”大会之后,该县组织召开了县四套班子联席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了省、市主要领导讲话精神并安排部署,全面铺开项目工作。每月定期召开重点项目调度会,确保了工作落实。下发了《关于2015年县四套班子领导包联重点工程项目责任分解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包联领导、责任单位、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完成时限和具体要求。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单位、一套人马、一抓到底“五个一”工作办法,研究解决项目建设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障了重点项目顺利实施。二是突出重点,协调推进。优化项目储备。依托资源禀赋,致力产业转型,在煤炭工业、加工制造、农副产品加工、新型材料、农业开发、基础设施、城市建设、文化旅游等领域精选储备了一批前景好、投资额度大的转型标杆项目。促进项目落地。对签约的项目,加大对接频率和力度,尤其是对市政府下达的重大落地项目任务,积极跟进,帮助项目单位办理前期手续,保障项目成功落地。加紧项目开工。围绕产业转型、城乡统筹、生态修复 和民生改善,对新建工程项目采取统筹兼顾、并联作业的办法,在全县掀起项目建设高潮。加快项目建设。紧盯“形象进度”,抢抓有效施工时间,倒排工期,倒排日程,全力推进,一批重点工程项目进展顺利。力促项目投产。在确保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开足马力,一鼓作气,大力度、快节奏推进工程项目建设,确保了重点工程项目顺利投产。三是突出机制,硬化措施。在继续实行项目包联制、项目调度制的基础上,该县进一步健全了三项工作推进机制。管理机制。严格落实《政府投资项目工程变更管理办法》,从项目变更权限、条件、流程等内容,严格把关,规范了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设计变更行为,确保了政府资金使用安全。考核机制。印发《2015年蒲县人民政府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分解的通知》,将项目工作纳入各乡镇、各部门的年度考核范围,实行每月通报、年中观摩、年底考核机制,将考核指标作为干部晋升的重要依据,全面营造全县项目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奖惩机制。由县监察局牵头,会同重点办、政府办督查室对重大项目实行专项督办督查,定期在电视台通报情况,对重大项目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督办后仍落实不到位的,予以问责追究。对进度快、质量好的项目法人单位,予以 重奖;对项目进度较慢的单位实行首问制,由纪检监察部门约谈项目单位主要领导。四是突出服务,优化环境。完善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对签约项目和重点项目一律开通“绿色通道”,上门服务、包保服务、跟踪服务。所有行政许可,实行“零时段”受理、“零隔夜”联办、该办的立即办,难办的设法办,做到“服务客商零距离、发展环境零干扰、优质服务零投诉”。实行服务联系人制度,确定专人协调客商办理手续,帮助解决项目立项、项目选址、用地指标、环保准入等方面的问题,全程跟踪服务。建立了在蒲投资项目24小时直通车制度,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重大事项时,在24小时内将相关情况及处理意见予以答复。严肃查处干扰项目建设、侵害投资者利益的人和事,坚决打击恶意破坏企业生产建设的行为,全面营造项目建设软环境。
作为“十三五”开局之年的2016年,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依然严峻。越是困难时刻,越要敢于担当;越是面对挑战,越要主动作为。蒲县以志在千里的开阔视野,精心谋划好后续项目,确保重点项目“六位一体”建设精彩开局,用项目建设的“快速跑”实现蒲县经济发展的“撑杆跳”。
据了解,该县结合自身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发展基础,以壮大先导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为工作重点,加大项目谋划力度,不断积聚项目发展潜力,初步确定了2016年83项重点建设项目,涉及工业转型、农业升级、三产提速、城乡一体、生态环境、文化教育6个方面,预计总投资246.16亿元,年度投资50.90亿元,其中,新建项目57项,总投资209.11亿元,年度投资47.90亿元;续建项目26项,总投资37.05亿元,年度投资3亿元。围绕上述目标任务,该县将进一步强化项目推进机制和调度督查机制,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步伐,为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夯实基础。一是围绕任务抓统计。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投资统计工作的服务和指导,计划在一季度邀请上级主管部门业务骨干,对全县乡镇及县直主要项目责任单位负责项目统计工作的人员进行一次专题培训;健全项目实施情况定期上报制度,对确定的省市重点监测项目进行建档统计,确保每个项目基础数据能上来,促进“六位一体”指标任务顺利完成。二是严格督查抓进度。把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纳入政府专项督查内容,会同县政府督查室制定督查工作计划,建立项目推进通报制度,重点围绕项目进度、资金配套、行政审批等内容进行严格督查,对项目推进缓慢、工作推进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营造大干快上抓项目的工作氛围。三是强化协调抓服务。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争取县更多的标杆项目列入省市重点项目盘子,争取上级更多的资金、用地指标支持;严格实行重点项目调度制度、重点项目联络员制度,认真抓好日常资料上报、数据统计及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困难的联络工作,特别是手续办理和项目融资难题,要及时汇总上报市级主管部门,加快项目推进力度,确保2016年重点项目“六位一体”第一季度实现“开门红”。(张鹏 武鹏)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