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主导产业 壮大特色农业 夯实农业基础
临汾新闻网讯 农忙时节到,春耕正当时。走入田间地头,村民们正抢抓农时,春耕备播,农用机械在田地里来回穿梭,广袤的蒲子大地处处一派忙碌的景象。今年,蒲县以“提前两年实现全面小康”为目标,把发展农业作为脱贫攻坚的工作重点,坚持“增量增效、升级发展”的基本思路,做强“两个十万亩”主导产业,壮大肉牛、构树特色农业,夯实农业基础,强农惠农,走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力求农民收入提前翻番。
做强主导产业。持之以恒推进“两个十万亩”提质增效。核桃产业新发展1万亩,加强山中垣、西坪垣、曹家庄垣等主栽区精细化管理,改造低产低效林8000亩,实现标准化管护5万亩,提高挂果面积和产品质量。马铃薯产业发展方面,发挥马铃薯示范园技术优势,走“高、精、特”发展之路,大力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全县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其中种薯繁育5000亩,发展黑美人、红宝石等特色薯5000亩。提升核桃、马铃薯等农产品就地转化率,马铃薯储藏保鲜项目完成主体,做大做强正茂核桃、昕源薯业、实美食品等“农字号”龙头企业,打响“蒲县核桃”“蒲县马铃薯”地标品牌。
壮大特色农业。围绕创建“全省优质肉牛标准化示范基地”,借助全国肉牛养殖增产增效行动平台,加快优质肉牛规模养殖基地建设,推广肉牛良种和饲养管理新技术,加快“蒲县肉牛”地理标志认证,三年内建成500头以上的肉牛养殖龙头企业10个,年存栏5万头。配套发展杂交构树产业,抓住山西省杂交构树产业扶贫试点县的机遇,建立构树研发基地,培育种苗500万株,以荒山荒坡、茹家坪休闲农业园为重点进行试点试种,采取“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的运作模式、“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联合经营模式,实现杂交构树精准扶贫项目的规模化、产业化,同时建立构树饲料生产加工基地、构树肉牛养殖基地、有机肥加工基地,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实现蒲县杂交构树“林-料-畜”的一体化。目前,组培室已生产继代苗27.5万株、生根苗33.6万株,日光温室炼苗车间已生产构树苗木15.6万株,新建冷棚70个,从河南拉回根桩5万个,已扦插根繁构树苗110万株。此外,在县东地区大力发展中药材、山楂、小杂粮,在古县垣、百店垣规模发展优质有机苹果,在昕水河沿川发展温室蔬菜大棚,依托水库、水网发展水产养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夯实农业基础。抓住土地流转这一关键,创新流转机制,引导农民以多种方式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力争流转土地4.5万亩。抓住示范引领这一重点,引导农民跳出农业抓农业,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实现农业功能由单一生产向观光体验、旅游度假多元转变。打造好茹家坪休闲农业项目,建成一个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强的“种养加”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生态文明示范工程和黄土田园文化体验场。抓住农业基础这一命脉,统筹加强山水田林治理和保护,加快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推进中线引黄和配套水库建设,四沟水库竣工投用,刁口水库开工建设,配套一批应急水源和引提管网工程,规划县东地区饮水建库工程。大力实施土地改良、中低产田改造、节水灌溉和农机作业工程,完成枣家河、麻家沟水土流失治理,新增耕地和水浇地1133亩、1.38万亩,农机总动力达到5.8万千瓦,玉米、马铃薯等主粮耕作环节实现机械化。(贾琳)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