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县围绕六大主攻方向全面推进转型综改

2017-03-06 08:51:3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面对新常态下市场倒逼、改革倒逼、资源环境倒逼形势,蒲县对标全面小康、全面振兴,继续牢牢把握“抓发展、抓改革、抓民生、抓党建”总体要求,全面实施脱贫摘帽、产业转型、城乡建设、生态提升、民生改善、改革开放六大攻坚,建设宜居蒲县、魅力蒲县、幸福蒲县,齐心协力推动全县经济发展好起来、快起来,努力让新的一年成为蒲县转型综改的拼搏之年、攻坚之年、突破之年。

  持续抓好脱贫摘帽。为贫困户、乡镇、村委免费提供构树种苗,通过发展种养、牧草回收和集体经济带动贫困户增收;依托以宝迪为龙头的养殖专业公司,鼓励贫困户将政策扶持资金入股,获取入股分红、劳务报酬;通过新一轮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补偿、参加造林合作社、护林劳务带动增收;建设5个光伏扶贫电站,通过并网发电收益带动增收;引导贫困户发展设施蔬菜、中药材、食用菌、小杂粮和乡村旅游增加收入。强化政策兜底,优化财政涉农资金配套,加大扶贫资金整合和监管力度,积极落实“强农贷、富民贷”扶贫政策,引导贫困户发展养猪、养牛、养鸡、养蜂产业,强化脱贫攻坚督查考核。确保全年3365人脱贫、9个村摘帽。

  持续抓好产业转型。加快“粮改饲”步伐,构树饲草业完成研发基地扩建、生物饲料加工基地建设,全年培育构树苗木1000万株、推广种植1万亩;规划建设生态饲草站,年加工构树、青贮玉米、大麦豌豆100万吨。建设两个万头能繁母猪繁育基地,建成千头生猪育肥示范基地10个以上,放养生猪2万头以上,新增标准化肉牛养殖基地20个、牛存栏达到1.7万头;提档升级现代农业示范园,提质增效核桃林1万亩,发展脱毒马铃薯3万亩,引导企业积极申报有机农产品认证。集中打造茹家坪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园,按照“构树+”思路,开发构树系列产品,建设构树饲料加工基地、构树肉牛养殖基地、有机肥料生产基地、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基地。依托全省核桃实训基地建设,将山中垣打造成集核桃种植、加工、销售、培训、旅游一体的标准化示范园区。煤炭产业上力争年内生产矿井全部达到一级标准,煤炭产量稳定在1200万吨左右。实施肖家沟煤炭集运站项目建设,江苏润晶100兆瓦光伏、远景能源100兆瓦风电项目开工建设,大连尚能10万千瓦风电完成前期。支持易恒天酒业、正茂核桃、实美食品、昕源薯业、御津泷山泉水等“农字号”企业做大做强。完成柏山东岳庙修缮工程,实施好化乐古村落保护开发、五龙洞文物修缮、刁口千年古杨保护等工程,启动东岳庙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和五鹿山、梅洞山旅游度假区项目前期工作。

  持续抓好城乡建设。围绕建设“宜居蒲县、魅力蒲县、幸福蒲县”,启动实施总投资169亿元的城乡基础建设工程,年内完成投资7.7亿元。完成昌平东街棚户区改造和蒲伊南街贯通工程,实施锦绣小学、法院审判大楼、县委党校改造扩建、综合档案馆、东关综合商贸中心及多功能停车场、天然气加气站、鹿城山水小区循环路、殡仪服务中心等重点工程,全面加快乔家湾、黑龙关镇区提质改造和山中乡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加快霍永高速连接线、洪大高速、临午线县城过境路改线、罗克线改造、旅游景区和乡村公路建设,实施城乡道路互联互通,努力打造“五纵五横、乡村循环”的大交通格局。统筹推进刁口水库、化乐水库、“引黄入蒲”水网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库网通联”的水资源保障体系。加快乔家湾110千伏输变电和农网改造工程建设。以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园林县城”和省级“文明县城”为契机,实施城市人居环境改善工程,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城市交通秩序管理,坚决打击违法占地、违法建设,严厉打击影响市容市貌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彻底解决“脏、乱、差”的突出问题。加快智慧城市创建,推进“天眼”四期工程和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

  持续抓好生态提升。实施荒山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绿化工程,年内营造林3.78万亩;实施荆嘉路、昌平街、锦绣大道空地绿化工程;完成公峪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和山中固沟保垣项目;完成4个乡镇738户采煤沉陷区、煤矸石山和地质灾害治理,农村地质灾害治理搬迁26户。严禁新改扩建火电、水泥、化工、有色冶炼等重污染企业,超额完成落后产能淘汰任务。深化“燃煤污染、工地扬尘、工业粉尘、油烟污染、秸秆焚烧”治理,淘汰建成区10吨以下营业性燃煤锅炉、茶浴炉,全县所用工业企业燃煤锅炉完成烟气脱硫除尘提标改造;全面落实扬尘控制措施,强化餐饮油烟治理,加强春冬日常巡查,完成老旧车淘汰任务。推进煤炭开采矿井水处理回用,加强矿山开采、垃圾填埋场等地下水重点污染源管控,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完成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中水回用工程建设,推进牛、猪、鸡养殖场标准化建设,昕水河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建成投用。开展全县土壤污染调查,加强农药、化肥、农业废弃物的使用管理,加大污灌区、设施农业区土壤环境监测和监管,严控建设用地开发利用土壤风险,实施测土配方施肥。

  持续抓好民生改善。扎实推进全国首批返乡创业试点工作,加快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和失地农民创业就业能力,新增城镇就业1200人;开展全县城乡低保清查整治工作,率先实现农村低保与国家扶贫标准“两线合一”;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中心建成投用,殡仪服务中心完成主体。落实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幼儿园政策,锦绣小学完成主体;加强教育内部管理和绩效考核,落实城乡交流和末位淘汰机制,整体提升义务教育水平,高考达线率稳步提升。启动“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书法之乡”创建,深入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推动“四馆一场一院”建设,建成山中生态文化纪念馆和乔家湾文体活动中心;扶持蒲剧事业发展,创作编排大型历史剧《讲道台》。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完成蒲县中医院“二甲”创建;全面实施两孩政策,完善计生服务管理体系,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牢固树立“总体安全观”,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全面压实“党风廉政建设、安全生产、信访稳定”三个共同责任,确保政治安全、生产安全、社会安全。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推进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扎实推进打黑除恶、治爆缉枪、禁毒扫黄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金融诈骗、侵财犯罪、电信诈骗、非法传销等违法犯罪行为,妥善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强化“七五”普法,推行法律顾问、政府购买法律服务制度。推进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建设,A类定点屠宰场建成投用。扎实做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深化全民国防教育,统筹做好人事、审计、编制、人防、宗教、气象、地方志等工作,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持续抓好改革开放。全面完成新型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障整合工作,完成环保监测监察执法体制、文化行政综合执法体制、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国有林场改革、林下经济试点、水权制度、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农业水价等改革工作;综合运用预算、税收、采购、政策融资等手段向经济管理薄弱环节精准发力,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和项目化管理;建成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创新人才管理服务制度,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大力引进培养全领域专业人才。加快“走出去”步伐,力争签约资金达到100亿元以上,营造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环境,吸引外地人来蒲投资兴业,激励蒲县人“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张鹏)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