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鹏 杜明辉)为扎实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确保2014年度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使活动与发展“两不误”、“两促进”,蒲县立足实际,创新载体,以“察实情、解难题、办实事、化矛盾、促发展”为主题,在全县深入开展为期一年的“千人百村惠万家”实践活动,着力解决机关干部联系群众不深、了解民情不够、服务基层不好的突出问题,着力提升广大党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着力探索构建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确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该县抽调县直党政群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垂管单位中的1000余名优秀党员干部,以乡镇为单位组建9个工作团,100支工作队,包联100个行政村或自然村,帮扶万家农户。按照活动要求深入开展组织一次深宣讲、开展一次大走访、办实一件惠民事、扶持一项主产业、记好一本真日志、建立一个强班子、撰写一篇好报告、解决一批难问题“八个一”活动;全力实现工作队覆盖所有行政村、工作队员足迹覆盖所有包联户、惠民实事覆盖所有帮扶户“三个全覆盖”;重点突出干部作风转变在一线、民情民意掌握在一线、党的政策落实在一线、矛盾问题转变在一线、发展成果体现在一线“五个在一线”;倾心做到政策法规进农家、惠民实事进农家、科学技术进农家、关怀关爱进农家、文明新风进农家“五个进农家”。
深入调研摸“实情”。工作队员深入包联村,进村入户,拜群众为师,带着深厚的情感,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说知心话,听真实声音。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摸清包联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了解党和国家强民惠民政策在基层贯彻落实情况,调查研究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收集群众反映的医疗、教育、养老、就业等热点、难点问题和对县、镇、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和意见,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观念,密切与广大群众的血肉联系,确保活动有的放矢。
心系农民办“实事”。按照“党群部门包弱村、经济部门包穷村、涉农部门包专业村、原籍干部包本村”的思路,科学搭配派驻工作队,有针对性地帮助村级理清发展思路,在项目支持、资金帮扶、政策扶持、信息传递等方面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对包联村,结合基层实际、群众需要和部门职能,立足于解决民生难题、化解热点难点问题,办一批解民忧、谋民利、化民怨的实事好事,做到群众不脱贫,帮扶不撒手,矛盾不化解,责任不解除。对包联户和帮扶户,“一户一法”,因“户”制宜。对思想守旧型农户,帮助转化思想;对生活困难型农户,帮助资金支持;对致富无门型农户,帮助技能培训;对条件制约型农户,帮助找准出路;对疾病困扰型农户,帮助助医扶贫;对创业发展型农户,扶持引进项目;对示范引领型农户,扶持做大做强。
注重督查求“实效”。工作团团长就包扶事项在县电视台公开承诺,工作队队长要在村民代表大会上公开承诺,接受群众监督。县委成立活动办公室和督导组,通过随机抽查、不定期巡查和交叉检查等方式进行督查,并及时通报督查情况。对工作队和住村干部进行明察暗访。县委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季度听取一次工作团汇报,每半年进行一次工作团、队帮扶情况检查排队,及时发现解决问题,确保活动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