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县微教研:让老师在幸福家园里收获成长

2014-05-15 09:12: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季节,我们又相聚在幸福守望的微语家园里,共同研讨、共同成长。前一阵子,学校听课时,有些教师把略读课文精读化,在字词句段上精雕细、面面俱到,宝贵的教学时间在师生的一问一答中白白浪费掉,以至于规定的1课时教学任务完不成。也有的教师略读课文不讲解,让学生自由学习,课堂上混乱一片。那么,在教学中略读课文怎么教,怎么把握?今天围绕这个问题,老师们就自己的课堂教学分享智慧,传递经验,期待你的精彩发言!”

每周一至周五晚8时之后,蒲县微教研活动就开始了。所谓微教研,就是微信教研,老师们利用手机中的微信就某个教学热点、难点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微教研每天都分不同的学科,有专门的主持人引导大家就某个问题进行交流。短短一个多小时里,他们热烈地分享着、讨论着、学习着、进步着,独到见解、百家争鸣,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老师们说,这种教研方式特别好,不出门不上网就可以交流学习,吸收到新理念新知识,而且方式灵活,感觉很舒服、很自在。

近年来,蒲县高度重视教育,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行为日趋规范,各项教育惠民措施稳步实施。为了切实保障教研工作全面、有序、高效的开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2012年县委、县政府投入50余万元改善教研室工作环境,对办公硬件进行了标准“三化”配置,实现了场所标准化、办公设施现代化、工作环境人性化,为教研员营造了安心学习、舒心工作的良好氛围。2012年与2013年暑假,县教科局通过笔试、讲课、现场答辩等环节,层层选拔,从教学一线选聘了20名素质高、能力强的教师充实到教研队伍中。领导的支持与信任,对教研员而言是一种无形的鞭策和激励。一年多来,他们坚持“教研为本、提升质量”的工作思路,贯彻一条线,落实四个点,充分发挥教研队伍的“研究、指导、服务”作用,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围绕贯彻“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这一主线,教研员走进全县66所学校进行学情、教情调研,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研讨、指导、示范做课。在调研的基础上,为推广先进的教学成果,他们先后组织了“同课异构”“双师同堂”“三师同研”等集研、训、赛于一体的教研活动,起到了典型引领、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对课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他们进行专题立项研究,每位教研员都承担了相应的课题研究任务,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为了缩小城乡教育差别,实现资源共享,教研室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网络教研,2013年暑期开通“蒲县教研网”,建立学科教师QQ群,教研博客,为教师的网络研修搭建了很好的平台。2014年1月3日,教研室主任冀文奎在同蒲县名师梁泽与常宏杰老师进行了“名师伴我行”为主题的教研沙龙之后,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感动之余,他又有所思:主题沙龙受惠对象毕竟有限,何不让更多的校长、教师共同参与到一起,共同分享名师的力量与智慧呢?于是一个大胆的设想在他脑中萌动:建立一个思想与学术交流的教研平台,让更多的校长及老师进行思维的碰撞、理念的洗涤和教学的启迪,于是就有了“百人教研智慧联动阵线联盟”这个新生命的诞生,后来改名为“守望幸福的家园”。1月7日下午5时30分,这个教研微信阵线正式开通,从此,他们开始了更多的智慧联动。

为了使团队长久不衰且能真正发挥交流与引领的导向,冀文奎又邀请市教研室专家型教研员李霞老师、蒲县新高中特聘教师常宏杰、梁泽老师客座群内,为校长与教师们进行教研指导与智慧带动。短短5天时间,团队人数达到上百人的规模,队员们囊括优秀校长、骨干教师,平均年龄在30至40岁之间,对教育充满热忱,成为振兴蒲子教育的中坚力量。

微教研使老师们在幸福的家园里有了新的碰撞、新的思考,点点滴滴见证着他们的成长。教研员孙玉平说:“专家引领,名师指导,校长管理,教研员服务,教学能手示范,教坛新秀奋进,蒲子教育必将大发展!”而化名为英子的另一位教师则这样说:“网络平台显奇特,教育精英齐研课。妙言佳作众人喝,百人携手奏凯歌。”

     

责任编辑:柏东丽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