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总投资33亿元的水土污染防治系列工程,就是要在全市范围内打好水污染防治和土壤污染防治两大战役。保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稳步提升地表水水质;完成全市土壤污染风险管控调查与评估,积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试点工作,为土壤污染防治提供基础。”近日,市环保局负责人告诉记者。
记者获悉,水土污染防治系列工程主要由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加油站地下油罐防渗改造、焦化废水与矿井水深度处理、重点河流人工湿地建设、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试点示范工程等多个系列工程组成。
市政府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河长制”,召开地表水环境综合整治现场推进会,印发了《临汾市地表水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2017-2020)》,安排部署了37项水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并向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颁发了责任状。目前,多数县(市)都召开了会议,进行了安排部署,部分县(市)还制订了具体方案。
省考核的8个重点水污染防治工程已全部开工,5个已建成投运,3个(曲沃浍河东韩断面治理项目、永和、浮山污水管网配套工程)正在抓紧实施,在全省排名第二。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我市全面启动了采煤沉陷区、水土流失区、煤石山等3个环境治理修复工程。采用试点先行的方式,启动了乡宁县、山西安鑫煤业、山西陆合集团煤业公司3个区域矿山生态环境修复综合治理工程,78家煤炭企业开展了生态修复治理,12家已基本完成。
同时,围绕实施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重点河流人工湿地建设等10项工程,今年我市还相继开展了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和乡镇级及以下水源地环境调查工作;对334家加油站实施地下油罐双层罐或单层罐防渗池改造;实施汾河、浍河、昕水河、鄂河、芝河和州川河等6条重点河段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启动了60个规模化养殖场的粪污处理设施建设,目前正在加快推进。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我市地表水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的比例为12.5%;地表水劣Ⅴ类水体的比例小于50%。水环境质量考核指标达到年度考核指标任务要求。
记者 王小庚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