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沃:产业创新增活力

2016-03-02 09:52:24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近年来,曲沃县紧紧围绕实施“三大战略”、建设“三大基地”总体思路,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拓展“551011”工程,大力培育产业新增长点,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局面。

  数据显示,2015年,该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6.6亿元,同比增长4.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7.4亿元,同比增长2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521元,同比增长9.2%,增速排全市第一;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287元,同比增长8.2%,增速排全市第三。

  五大工业园区紧盯转型升级

  春节过后,笔者在曲沃县三星好利精密铸造园区看到,由北京好利集团投资的阀门阀体壳型铸造和消失模铸造两条生产线正在生产,目前产品远销海内外。

  据了解,三星好利精密铸造园区拟投资10亿元,目前已编制完成了园区总体规划,实施了水、电、路等基础配套工程和环境综合整治,整个园区面貌焕然一新。

  三星好利精密铸造园区是曲沃县倾心打造的精密铸造等新型工业产业主要承接地,力争用两年的时间,形成20万吨精密铸件的生产规模,其余热发电目前年可发电24万度,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又一新增长点。

  该园区是曲沃产业上水平、创新促升级的一个缩影。

  最新资料表明,曲沃县积极引导主干企业紧跟“互联网+”发展趋势,创新营销模式,先后发展电商客户2000余户,网上销售钢材220余万吨,年增加效益8000余万元,有效增强了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一年来,该县县委、县政府致力于“五大工业园区”建设,特别是把保障千万吨级钢铁工业园区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竭尽全力实施协调帮扶,先后为园区企业融资超10亿元;通过直供电申报,为相关企业节约电费3500万元;推进立恒公司1.5万立方制氧、通才公司120万吨球团竖炉等节能循环项目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2015年,立恒、通才两大钢铁企业共同跻身于“201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和“2015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行列。同时,他们大力培育壮大新型工业,正信光伏农业发电项目经过反复磋商,已具备了开工条件,协鑫风电项目正在加紧开展前期工作。

  曲沃县工业产业的发展,除了自身的创新因素外,与县委、县政府的扶持政策也是息息相关的。早在去年年初,该县及时出台了《关于落实2015年县四套班子领导包联重点项目责任制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每个重点项目的责任领导和责任单位。60个项目所涉及的建设单位和责任单位,年底全部实行倒排工期、挂图作业、任务到人、目标到月,并确定重点抓好上亿元项目。

  八大农业园区着力提质增效

  位于曲沃县高显汾河滩涂循环农业园区的沃阳生产及加工基地,占地面积80亩,一期投资500万元。该公司与安徽省立新食用菌培训机构,建立了战略技术合作关系,建钢架大棚进行了现代化生产,并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从事香菇产业开发、引进、种植、深加工和销售一条龙服务。项目全部竣工后,将具备年种植香菇50万袋,年产鲜菇500吨的生产能力,年产值可达500万元,成为曲沃县循环农业产业的新亮点。目前,该项目已建好1万平方米的冬菇棚5个、6000平方米的夏菇棚9个以及7000平方米的标准化菌种生产车间。

  该县紧紧抓住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这一契机,深入实施晋之源八大系列农业园区扩容提质工程,晋之源曲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磨盘岭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分别完成冷库建设和100栋温室大棚改造,杨谈精品水果园区、里村红提葡萄园区、北董优质大蒜园区和高显汾河滩涂循环农业园区新发展水果2500亩、大蒜500亩、莲藕和香菇1000亩。

  同时,该县还强化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建设,完成了92个村、24万亩土地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壹家人”面粉原粮仓储、迈乐有机肥生产线等农业产业化 项目扎实推进,高标准节水示范、农田整治、土地综合开发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年度任务全面完成。

  据了解,在粮食深加工产业建设上,该县“壹家人”食品年加工8万吨面粉原粮储备项目格外引人关注。笔者看到,这项总投资8700万元的项目,目前科研楼和生产车间主体工程已经竣工,占地3万立方米的原粮仓储库也已建成。还有六盛和的年加工20万吨饲料生产线项目、天泉淀粉年产15万吨玉米淀粉及深加工项目等等已经投入生产。这些企业的发展,使该县农副产品加工业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推动当地农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在积极探索推广的“农户+互联网+客户”营销模式上,成效已经显现,线上交易额超千万元,为实现农民收益最大化开辟了新渠道。

  通过几年来的持续建设、倾力打造,该县晋之源农业规模日益壮大,效益不断提高,实力逐步增强,成为促进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撑。

  “六区四园”开发给力乡村旅游

  史村镇西海村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项目位于史村镇西海村,依托良好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条件,主要建设“五区一中心”,即星海生态游乐区、晋国民居民俗区、集市贸易小吃区、现代农业观光区、农耕文化体验区和游客接待中心。

  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700万元,重点打造的晋国民居民俗区内的6座晋国民居和30间仿晋商铺主体全部竣工,贯穿景区的石板路、水系、长城墙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已全部完成。今年5月份将正式对外开放。

  曲沃县本着“打基础、定格局、利长远”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和提出了全县“六区四园一场一城”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思路,加快推进了以弘扬“晋文化”为主题的精品旅游带建设。浍河水岸风光旅游区内的明清四合院、仿晋古建筑等工程正在加紧装修;太子滩温泉度假区万憬二期27栋仿晋庭院完成主体;桥山黄帝文化旅游区旅游路建设工程进展迅速,7.5公里已铺油通车,剩余3.15公里也已完成路基整修和垫层铺装;绛园建设工程具备了开工条件;景明诗经山水旅游区和顾园的规划设计方案正在修改完善当中;重点策划的中国成语文化城项目各项前期工作全面展开,一个景区、景点规模连片、相串成线的全县域、大景区文化旅游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2015年9月初,曲沃县委、县政府对建设中国成语文化城提出了可实施性方案,经过研讨、论证、申报、收集、规划、推进等多项工作,并经过省民协论证通过后,在春节前夕,成功通过了中国民协专家组的评审。目前,该县已经把广大群众耳熟能详的成语典故及地名、历史人名、历史事件,在县城中心广场、主街道等公共场所制作成宣传图片、石雕、标志牌展示出来。同时,开展了成语典故知识大赛、晋国成语典故书画摄影展、情景剧等一系列活动,悉心编排了50余部成语典故故事情景剧。其中《君无戏言》《改唐为晋》《宾至如归》等已在曲沃县晋国博物馆、晋园等地巡回演出了300余场,有力地传承和发扬了中国成语文化。据了解,中国民协已决定在曲沃设立中国成语典故研究开发基地。

  不仅如此,该县还倾力制作了《诗经山水·晋都曲沃》文化旅游专题宣传片,并通过网站、电视、微信等现代媒介对全县文化旅游特色亮点进行了一系列对外宣传,“晋文化”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王建先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