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风光秀丽、地肥水美物产丰;这里人杰地灵、文化深厚底蕴浓,这里演绎着一个个美丽的故事,这里是南林交村——
临汾新闻网讯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3月7日,记者来到这个有故事的村庄——曲沃县北董乡南林交村。刚入村口就看到门楼上醒目的牌匾“诗经故里”四个大字,73岁的村党支部书记张喜家指着门楼下拓宽的柏油马路告诉记者,原来这是不到5米宽的土路,如今,村民们把生意做到了“诗经故里”,大家出行便利了,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美丽宜居的南林交给村民们带来了幸福的生活。
沿着笔直宽阔的道路,放眼望去,一片荷塘旁边有古香古色的建筑,墙壁上绘制着立体图画“诗经故域,晋国御苑”的历史典故。径直往里走,远远就看到一片碧湖,碧湖上几座小亭子交相呼应,游客们在拍照、赏景。湖两畔有一排排挺拔的杨树,树上挂着一串串红灯笼,上面写着诗经的经典语句。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是世代南林交人的梦想,如今梦想实现了。
“扬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绣,从子于鹄。既见君子,云何其忧?”是《诗经·唐风·扬之水》中的一句,反映的是公元前745年,晋国的桓叔被晋昭侯封到曲沃的故事。安鹄是指以安鹄村为中心的紫金山下,东至景明、南林交,西至窑院,北至浍河南岸,这方圆数十里的地方,在晋国时是君主们的围场御苑。
诗经故里的故事,记录着一代代南林交人艰苦创业的事迹……
“先有白果树,后有林交村”,南林交村的银杏树为第四纪冰川时期植物,有“古生物活化石”之称,距今约2000多年。如今,它依然挺立在南林交村村南,像一位苍桑老人,向人们讲述着南林交村的历史变迁,述说着古老曲沃的人文故事。
勤劳勇敢的南林交人在这地肥水美的土地上收获着希望……
龙王池泉水绕村而过,造就了南林交村地势平坦,灌溉便利,农林繁茂,沸泉和龙底泉泉水潺潺,村民们以种植大蒜和莲菜为主,种植大蒜近1000余亩,莲菜300余亩。由于水质好,所产的莲藕皮白如玉、口感脆嫩。曾在“三晋”时期南林交莲藕就作为御膳贡品。2011年,南林交莲藕通过了无公害产地、产品认证;2012年,取得国家农业部地理标识认证,2013年,“南林交”牌莲藕荣获第三届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畅销产品奖,2014年荣获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参展产品金奖,在省内外享有盛名。
2000多年的银杏古树,见证着历史的变迁,见证着南林交的变化……
2016年,南林交村被确定为省级绿色生态型美丽宜居示范村,他们围绕“诗经故里”主题,建设300立方蓄水池,规范设置垃圾处置点、硬化连村道路和银杏大道、修复元代古城墙门楼、建设叠水景观、建造荷塘栈桥。重点实施诗经故里景区建设,引进各种风味小吃,创建民俗、民风、民情体验一条街,实现经济发展与人文景观的有机融合、生态环境与社会和谐的完美对接。现在一个展现生活之美、生态之美、家园之美、田园之美的村庄,正成为大家眼里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幸福家园。
南林交村村委主任冯才说:“咱村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特色产业鲜明、我们打造‘诗经故里’全域旅游产业,继续发展大蒜、莲菜、洋葱等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让村民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记者 郑晓军 刘静 王婧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