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金秋时节的曲沃县草木丰美,一派生机。日前,记者走进曲沃县史村镇常安庄村,放眼望去,屋顶上一排排深蓝色光伏电池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反射着耀眼的光芒,成为该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别看表面上一片平静,这些光伏发电板可都在不停地工作呢!我可要照顾好它们。”贫困户宋红卫在清除自家光伏发电板上的灰尘后高兴地说,安了这个发电板,不用出力、不用动脑,就可以一年拿7000多块钱,光伏板就是钱袋子,现在照看光伏板成了他每天最惦记的事。
在他家的屋顶上,两组5000瓦电池板占地三十多平方米,不远处的房檐下,紧贴墙壁安装了电表和逆变器,电表液晶屏显示电站已累计发电2634度。“我们老两口杂病缠身,还要照顾患病的儿子。今年4月底光伏电站并入电网开始发电,这些发电收入每季度直接打入我的账户,以后的日子一定会好过许多!”宋红卫深有感触地说,他家的电站成本3.75万元,其中县扶贫办补贴2万元,宋红卫从银行贷款1.75万元,贷款利息由县扶贫办统一贴息解决。如此一来,贫困户一分钱不掏,就能得到一座不断生财的电站。
刘洪河也是村中30个贫困户之一,今年45岁,因患有腰椎病,失去劳动能力,生活艰难。刘洪河指着自家屋顶的光伏电板对记者说:“这光伏电板能把阳光变成电,卖的钱用来帮我们脱贫。屋顶架起了光伏电板,一年相当于有了养几头猪的收入。只要有太阳,我们就能进钱。”说起屋顶电板的好处,刘洪河头头是道,光伏扶贫电站是帮助贫困户脱贫的大好机遇,保守估计,至少在今后25年时间持续受益。
“打雷后,光伏自动保护装置会落闸,天气变晴后一定要及时合闸,以免影响发电量。”曲沃县农林委光伏扶贫负责人孙玉胜逐一走访贫困户,提醒大家,光伏电站日常维护注意事项。
宋红卫、刘洪河成为首批“光伏扶贫”的受益者。目前已经有14座光伏电站屹立在常安庄村贫困户的房顶上,并全部接入了大电网,加快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步伐。
“光伏扶贫见效快、收入稳定、受益时间长、管理简单,对精准扶贫意义重大。今年8家贫困户脱贫不成问题,明年将全部摘帽。”常安庄村党支部书记解文军介绍说,“这些都要归功于扶贫办多方协调,工作人员定点回访,我们的困难才能及时解决。下一步,我们将抓住精准扶贫契机,建设一座100KW村级光伏发电站,建成后产权归村集体所有,60%的收益分配给建档立卡贫困户,40%作为村集体公益性扶贫资金使用,为村集体开辟一条稳定的增收之路。”
光伏扶贫把阳光变成了真金白银,望着眼前向阳而生的光伏电站,解文军有了新想法:“常安庄村离县城很近,虽然村民们早就开始种梨树和葡萄树,但由于缺乏资金支持,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建成光伏电站后,村里可以拿出一部分钱,巧用自然条件,发展“一村一品”、乡村旅游,打造市民的果树园、县城的后花园。”
记者 范韶华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