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发酵秒变身 曲沃“蒜你行”的华丽蜕变

2018-06-25 09:52:24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在合作社的厂棚里,村民们对大蒜进行翻动,确保大蒜阴干过程中通风透气。

  临汾新闻网讯 面对大蒜价格如“过山车”一般跌宕起伏,呈现出独特的“蒜周期”。放眼全国蒜农忙活了大半年,而卖蒜的收入还不够成本。那么,如何使蒜农“系上安全带”确保收益呢?在素有“大蒜之乡”的曲沃县北董乡,蒜农虽饱尝蒜价暴跌的煎熬却也迎来大蒜深加工的机遇。瞧,那一头大蒜“秒”变身,高温发酵成黑蒜,入口醇香营养高;掰掰大蒜进醋缸,入口脆爽蒜香浓。这不,该产区的部分大蒜通过深加工的渠道,正逐步实现“蒜你行”的华丽蜕变。

  连日来,位于曲沃县北董乡南林交村的龙汾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里热闹非凡。来自十里八乡的村民,把自家种植的大蒜送往该社,一来是因为该收购鲜蒜的价格比市场收购价高出5%,二来是该社承诺未结款的蒜农待深加工大蒜产销后,在确保原先收购大蒜价格的基础上还能实现二次分红。

  采访中,村民申小刚正驾驶三轮车载着满满的大蒜向合作社缓缓驶来,今年他将自家8亩地鲜蒜全部送到了这里。在他看来,合作社的经营收购方式与二次分红能帮他挽回不少种植大蒜的损失。他把今年种植大蒜的成本告诉了记者,他说:“种植大蒜每亩地得大约150公斤蒜种,费用约为900元;每亩3袋化肥,成本在450元左右;农膜、农药、浇灌等每亩地100元左右;还有人工费。”那么从种植到收获,每亩地成本合计下来,将近3000元左右,而每亩地能产出成品蒜在1500公斤左右。按照目前鲜蒜的收购价算下来,是赔钱的。

  当申小刚将一车大蒜卸完后,长长舒了一口气,看着大蒜即将进入深加工车间,他满怀信心地说,“合作社将大蒜深加工能够帮助蒜农增收,这真是百姓的福音。”

  记者了解到,该社早在5年前开始致力于大蒜拓展产业和拉长产业链的探索,今年该路径在大蒜价格低迷时发挥了作用,保障了蒜农的利益。通过“合作社+农户+互联网销售+二次分红”模式,对收购的大蒜进行深加工,进一步降低种植户的损失,拓宽村民就业渠道,充分发挥合作社技术、生产、营销等优势,免费提供技术服务指导。

  说起大蒜深加工的重要性,该合作社理事长魏明忠娓娓道来,今年大蒜的价格出现了历史性的暴跌,老百姓忙活儿半年没钱赚,让人看着心酸更着急。要想保证蒜农实现稳定增收,大蒜种植必须转变思路,变量为质,拉长大蒜生产的产业链势在必行。合作社进行大蒜深加工既能满足其销路,更能提高大蒜的价值。

  目前,该社结合本土特色将大蒜进行黑蒜、小米醋泡蒜及糖蒜的深加工。采用高科技发酵工艺生产的黑蒜,从一头普通的大蒜到黑蒜,价值提升了十多倍。而小米醋泡蒜,更是选用当地独具特色的小米醋泡制而成,其味道酸味回甘、入口脆爽,此理念既实现了大蒜深加工又使得小米醋得到进一步的推广。时下,该合作社的大蒜食品已在全省范围内以及一二线城市销售,其高端市场的认可度越来越高。

  记者走进黑蒜加工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对发酵的黑蒜进行翻动。员工孙彩霞告诉记者:“第二批黑蒜加工刚刚入库,前几日加工车间有近50名工人,90%都是当地的农民,他们既是蒜农,还参与到加工大蒜的工作中。以自己的实际情况为例,以前在农忙后,自己也只是忙于家务,现在能在合作社打工挣工钱,真好!来这里打工的人基本都是村子里的闲散劳动力,大家一起忙活时。也有老年人表示,来合作社打工,有钱赚,老有所为有价值。”

  如今,合作社正可谓是人气爆棚,社员信心满怀,村民大力支持。不仅如此,在各级政府以及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该合作社实现“管理民主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市场网络化”。合作社2009年、2012年两次被评为省级示范社,2010年被评为临汾市窗口示范社,2014年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社。

  作为当地大蒜深加工的首家合作社,魏明忠告诉记者,目前大蒜深加工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下一步他将在大蒜的深加工方面“提档升级”,着力加强大蒜的附加值进而实现大蒜产业发展的新突破。同时,魏明忠也希望有更多的销售平台加入到大蒜营销行列中,利用大数据库指导改善种植结构,进而增加农民收入。现在,他更着力发展农产品多元化种植,这不仅仅是种植业结构的变革,也是一场产业化的改革,辐射带动农业经济稳步增长,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强心剂”。

  记者 祁欣 郑远飞 文/图

加工车间内,工作人员查看发酵中的黑蒜。

村民们对收购回的大蒜进行仔细分拣。

办公室里,合作社获得的各种奖牌成“最美景致”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