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母爱

2015-05-08 07:58:4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一个数九寒天风雪交加的午后,我踏上归家的路途,千言万语后,我们开始起身,母亲执意要送一程。天气那么冷,母亲却站在寒风中一动不动,尽管天寒地冻,寒风掠过母亲脸上风霜刀刻的皱纹,看上去母亲有点寒颤,但母亲的脸上写满了笑意,也许她内心很激动。我们恋恋不舍地告别了母亲,大约行走了十几分钟,我回头一看,风中的母亲还在那里目送我们,满头的白发还在寒风中飘逸。瞬间,我的双眼泪水夺眶而出,我承载不了回眸的那一刻。此情此景,我才深深地领悟到了“儿行千里母担忧”。此刻,面对寒风中的母亲,我脑海中的记忆就像那决堤的洪水一泻千里。

    母亲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虽然进入耄耋之年,但耳不聋眼不花,腿脚灵便。她有一个心愿,要看到自己的十几个孙子都成家立业,享受人间的天伦之乐。她养育了我们七个兄弟姐妹。她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每天吃饭的时候,总是一碗一碗地盛好饭,让孩子们吃得饱饱的,轮到自己如果不够了就将就着。记得我们小的时候,家境比较贫穷,物质财富匮乏,经常缺吃少穿,所以都盼望着过年,每到年关,母亲总是忙着准备过年用的吃的和穿的,由于孩子多,当时衣服鞋袜都是母亲一针一线缝制成的,所以耗时耗力,为了孩子们过年初一能穿上新衣服,除夕夜母亲常常是在煤油灯下通宵达旦,直到早上孩子们吃了饺子,都出去快乐地玩耍去了,她才美美地睡着了。她睡得是那么深,又是睡得那么香。

    由于多年的劳累,母亲养成了一个令人感动的习惯,说话说着就打盹了,干活干着就迷糊了。记得有一次,五月的一天我回家看望母亲,夜已经很深了,和母亲的絮絮叨叨已过了许多时辰,母亲坐着已开始打盹儿,于是我劝她入睡,但我却一点睡意也没有。望着侧身向我熟睡的母亲,望着窗外皎洁的月光,我想了很多很多,眼睛渐渐地湿润了。

    在我孩提时代,母亲总是精心呵护着我;我年轻在外工作时,母亲总是日夜想念着我。当我回家看望她时,她知心的话三天三夜说不完,总是把好吃的东西往我手里塞;当我离开家时,哪怕是深更半夜,母亲也会做顿热腾腾的饺子,让我吃个饱。

    母亲时常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要有知识,书中自有黄金屋。虽然她不能辅导孩子的功课,但只要孩子读书学习,她就异常高兴,绝对不让孩子干活。她时常教育我们,出去不要打架惹事,要学会忍让,吃亏人常在。为人处世,要以诚相待。这些零零碎碎的教诲,在我的人生观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们说,家庭是最好的课堂,有什么样的母亲就有什么样的儿女。母亲的教育影响了子女的生活。

    记忆中母亲的故事很多,虽然零散,没有惊天动地,但在那些普普通通的故事里,在那些零零碎碎的言语中,我感受到了母亲的伟大、母爱的无私、母爱的宽广。

    尤其是风雪中,母亲目送的那幅画面将永远镌刻在我的脑海中……   (高振朝)


     

责任编辑:柏东丽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