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温暖的土布衣

2015-05-15 08:54:54 来源:临汾新闻网

    那天回到家,天气晴好,母亲从柜子里抱出几匹土布,放在阳光下晾晒。女儿对这些土布很是好奇。这个城市里长大的零零后,怎么也想象不出,姥姥是怎么把一朵朵棉花变幻成五颜六色的布匹。母亲一边无限爱恋地抚摸着每一寸布,一边对女儿描述着她织布的过程。她幽幽地诉说着,好像在找回一个个尘封的记忆。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母亲在织布机上穿线飞梭的情形……

    小时候,农村经济条件不好,买不起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洋布,在我的记忆里,我是铺着粗布床单、盖着粗布被子、枕着粗布枕头长大的。

    其实,从一缕棉花到一块土布的诞生,这个过程是很漫长和艰辛的。母亲先把弹好的棉花,搓成棉条,然后开始纺线。她一只手摇着纺车,一只手拉扯棉花条,手指间便吐出一条粗细均匀、绵长不断的线,缠绕在锭子上成一个“穗子”。纺车发出有节奏的“嗡嗡”声,似一支古老而悠长的乐曲,我的童年,聆听着这种乐曲,在母亲怀里甜甜入睡。

    当母亲纺的“棉穗子”积攒到一定数量的时候,母亲便会开始络线,然后再经过浆线、染色、经线等几道工序后,就开始织布了。母亲坐在织布机的横木上,织布机发出“哐当……哐当……”富有节奏感的声音。只见织布梭犹如一条金鱼,在她双手快速地交替运作中来回游动,让人目不暇接,于是,五颜六色的彩布在织布机上后退,然后卷在轴上。

    像农民一生钟爱他的土地一样,土布是母亲的田园。在这片田园里,母亲可以让不同颜色的纬线变幻出旖旎的世界。有纯白色的,有条纹的,还有格子的。她将生活的光亮一点点织进这些经纬纵横的阡陌上,将一段段温暖的亲情,在梭子来回穿梭间化成永恒,也将自己的秀发青丝织成了满头银发。就像粮食成熟了,要把它收进仓囤,一匹布织完了,静静地卧在橱柜里,等着母亲把它们派上用场。母亲用方格的做成被面、褥面,白色的做成被里、褥里,条纹的做床单,还要给一家老小亲手纳制一双双千层底布鞋。

    慢慢地日子好过了,我们的衣被鞋袜终于不再用母亲的老土布做了。可母亲的纺车还没停下来,她要为我们结婚的被子做准备。刚开始我不愿意用,后来有了孩子,觉得还是土布透气性和吸湿性好,绿色环保。久而久之,那些粗布被子和床单就成了我冬天必不可少的床上用品。

    母亲讲述完她织每一匹布的故事,从她年轻的旧时光里走出来,见女儿十分喜爱一种红绿条纹的布料,母亲如遇知音般,高兴地扯下几米,让我给女儿做条床单。

    接过这些土布,沉甸甸的,就像抱着母亲的青春和悲欢。母亲的土布,永远是我心灵的温暖而圣洁的外衣。与土布肌肤相亲的妥帖,那该就是亲情给予你的样子。 (汤秀云)

    


     

责任编辑:柏东丽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