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被温暖照亮的村庄

2016-01-22 10:55:33 来源:临汾新闻网

被温暖照亮的村庄

王涛

  被温暖照亮的是村庄。寒冷的童年冬天,我渴望着温暖,故乡就用火把我的童年温暖地照亮了。冬日的平原,冷是一种肆意的扩张、一种无边的覆盖,充斥着村落、房屋、田地、道路、河流、麦垛的大部分空间,甚至包括粗壮的杨树。大地肃然,缩着脖子的麦苗们,在清冷的雪霜下做着春天的梦;肆意的风打着旋,在赤裸的树梢间呼啸;唱了两个季节的小河瘦起来,在树枝“咯吱咯吱”的叫声中结出厚厚的冰;雪洋洋洒洒地飘扬,一腔柔肠把天空点燃,在苍茫的原野中书写世间美丽的篇章。最快乐的是孩子,在雪中奔跑如疯狂的兔子,直至傍晚时分才被家长牵回家中。

  那时,整个天地似乎是个大冰窖,小屋比外面暖和不了多少,人们往往缩着脖子、跺着脚。孩子们不禁冻,实在受不了,大人就搬来一只火炉或者一堆柴草,弄些脱过颗粒的玉米棒子,抓一把树叶子当引柴,便慢慢引燃了。

  我喜欢看红色的火焰一点点地奔涌起来、跳跃起来,火苗中袅袅升起的淡淡青烟带着一种特殊的味道,火中发出“哔哔剥剥”的响声,散发着强劲的音乐符号,能把人的思绪扯向远方……

  多年以后,在文字的天地里耕耘的我知道了一个词:雪夜拥炉。那是文人红袖添香、挑灯夜读之外的人生美事。簌簌的雪花飘落时,好像设了一个帘幕,使自己与外面的世界隔开一段距离。寒冷的冬天,把火炉烧旺,听着壶水咝咝地响,看着雪静静地飘。在窗外风的吼叫中,你听到的,是火炉里发出的响声,昔日繁杂喧哗的城市便离我远去,我的心变得空前澄澈透明。

  在“纷纷鳞甲飞,疑是玉龙斗”的雪夜,“雪夜拥炉读书”亦是人生一乐。境由心造,书是另外一个世界。在这冷与暖的交汇中,在这似真却幻的相聚里,我尽情回味着友情的真挚、爱情的甜蜜,享受人生的温馨、生命的愉悦。这时,被温暖包围着的是一种幸福,是一种踏实的心情。

  周作人说:“饮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那么饮酒呢,必是当在雪夜寒窗之内。白居易有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非常适合雪夜的情境。屋外的雪下着,有人推开柴门走进屋来,聊写作上的事、讲文坛掌故、慷慨于古今中外。雪日的黄昏难得有朋友相伴,自当温酒相待。雪越下越大,夜越来越深,炉火越燃越旺,酒越饮越酣,自然是“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在漫漫冬日里,我被温暖照亮着,守着那份温暖、那份幸福。在亲人百般呵护下,我不知走过多少风雪交织的日子,一直走到今天。所以,被温暖照亮的是我守卫在心中的炉火。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