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父亲的冬天

2016-01-22 10:57:40 来源:临汾新闻网

父亲的冬天

田野

  父亲是一个木匠。冬天,田里的活儿少了,父亲却更忙了,建房、做家具、修理农具……

  冬天,下了雪,封山、封路,父亲把家里的门板摘下,用两条板凳一支,开始做自己的木工活儿。做家具、修理农具,凡是拿到家里的,父亲总是有求必应。父亲把木料放在支好的门板上,用长长的刨子一推,一串刨木花便飞了出来。我把父亲刨出的木花拿起来,放到火塘里。随着火塘火焰的升高,屋子里便弥漫起浓浓的木香的味道。

  父亲最拿手的木活儿是做耕地用的犁。那时候,农村拖拉机很少,耕地主要靠牛拉犁。因此,犁是农村重要的生产工具。做犁是一项技术活儿,犁底的长度、犁把的角度、犁辕的弯度,看似简单,做起来却十分不易。父亲做的犁不仅耐用,而且很少打坏犁铧。附近的村民都以能够拥有父亲做的耕犁为荣。当然,父亲做耕犁有一个绝活儿,用木材做犁辕。那时候,农村铁少,铁犁辕更少。没有犁辕,便做不成犁。父亲便选用弯枣木做犁辕。这样的木犁不仅耐用,而且轻便,为乡亲们解决了耕地的难题。

  父亲在家里做的都是小活儿,建房、做衣柜等大活儿需要到业主家里,这时候也总是我们兄妹最难熬的日子。进入腊月,年一天天逼近,别人 家都在割肉、写春联,而我家却什么都没有做。我总是一遍又一遍地问母亲:“妈,我们家啥时候办年货?”母亲很无奈地说:“等你父亲回来,咱们家的年货就齐了。”于是,我们兄妹望着村外那条被大雪封住的山路,渴望出现父亲的身影。过年在我们渴盼的眼神中姗姗而来,而父亲总会在大年三十的上午踏雪而归。

  我至今难以忘怀的是父亲回家的形象:一把锛,一头挑着一只锯,锯绳上插满了斧头、凿子、墨斗等工具;而另外一头挂着一刀早已被风雪冻硬了的猪肉。父亲放下工具,抖了抖身上的雪。用嘴吹了吹手,从怀里掏出春联和门神。我们兄妹一拥而上,接过春联和门神,高兴地贴到门上,新年便在快乐的笑声中拉开了帷幕。

  随着岁月的流逝和社会的发展,年事已高的父亲早已经做不了木工。父亲和他最拿手的木活儿渐渐被乡亲们遗忘。但是,每到冬天,父亲总会拿出当年的木工工具,擦了又擦,回味那些年轻的时光。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