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古人读书法

2016-04-23 10:37:22 来源:临汾新闻网

古人读书法

王民安

  平素喜读书且受益匪浅。读书是人生中必做的一件乐事。

  唐代颜真卿《劝学》有诗云:“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道出了人们应从年轻勤读,正所谓读书之道。

  宋人朱熹说过:“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宋人陆九渊有诗曰:“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莫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道出读书要细心体会、琢磨、推敲、反复品读,读书的同时,要认真的思索。这样的读书法会让我们有所得、有所获。

  苏轼推出的“一意求之”读书法认为:“人的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这种“一意求之”的读书法的最大特点是“求一”,抓住一点、即阅读经典著作,每读一遍只需围绕一个中心,侧重一项内容、抓住一条线索、解决一个问题。读书做学问,为了避免精力分散,一意求之。这种定向阅读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经典文学意义深长,会让人百读不厌。苏轼对读书也有这样的理解:“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百回读,越读越玩味越有意思,百读不厌的读书方法,让我们对书有了更深的学习。有了“百读”,对书中的学问自然会透彻明白,便会提高自我的思考性和领悟力。

  在不倦的读书中,你会收获人生的幸福和美满。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