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故乡腊月

2016-12-30 11:14:36 来源:临汾新闻网

故乡腊月

严巍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故乡腊月的黄昏是一幅令人沉醉的乡俗画:村口那棵秃枣树,像一匹瘦马在北风中肃立,袅袅炊烟在一户户屋宇上空飘散,天边的飞霞如歌似吟,在余晖夕照中云舒云卷。

  故乡进入腊月时光,黄昏的街坊上有人敲锣击梆,敲锣者声声高呼,击梆人沿街巡走,他们的呼喊声穿透黄昏时光的风雨人情,一直保存在我陈年酒香的怀念之中,我至今依然清晰记得:“寒天腊月,小心火烛,关好前门,锁上后门,看好柴草,注意火盆,谨防贼盗,紧闭门户。”那声音抑扬顿挫,在经久不绝的岁月记忆里,像一首老歌散发着梦幻一样的亲切和熟悉。

  腊月乡村的黄昏,许多置办年货的人纷纷回家,他们从城里购回了年画、春联、散酒、肉鱼……再邀几个人在一起喝酒猜拳,在推杯换盏之际吃着小菜,在激情澎湃之时心潮翻涌,他们侃年景收成,说开心乐事,喜气其乐无穷。

  有一位老乡对我说,腊月黄昏充满了思念和期盼之情,因为在村头的那棵秃枣树下,男女老少聚在一起,他们闲聊之时,用心等待着出外归来的父母、儿女、亲朋、好友……只要有人归来,大家都高兴地纷拥而上,在嘘寒问暖之时显出少有的殷勤和兴奋。厚道的村民认为,每一位归来的游子都是亲人,他们在外艰辛闯荡,只有回到家才真正有了亲情、幸福和快乐,即使行囊空空,平安归来就是生活中的大福大贵。

  走进腊月,走进迎新辞旧的时节。元旦,预示着新年的开始,但中国人真正意义上的“年”,那得等到过完腊月。特殊的使命,往往诞生在特殊的时节。无论是新年的崭新开盘,还是岁末的最后冲刺,腊月——寒冷中别有一番红火。大小商场出仓进货、莘莘学子归心似箭、城市民工思家切切。

  走进腊月,走进热闹的风景。听,大嗓门的唢呐嘹亮着欢乐,顷刻间,静谧的小村热闹非凡,平淡的日子挂绿披红。哦,那是腊月娶亲的场景。

  走进腊月,走进那种隆冬里依旧青枝绿叶的生动。尽管屋外冷风刺骨、滴水成冰,但嗞嗞作响的大火炉肆意燃烧着乡下人的热情。道家长里短、诉来日年景,说说一路起伏的楼市、谈谈渐趋缓和的物价行情。又有老朋友光临了,听,院子里的大黄狗已经极为兴奋地“汪汪”起了欢迎……

     

责任编辑:实习生王楠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