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的乡村腊月
汪志
儿时生活在乡村,最盼的就是腊月了,因为腊月里父母就给我们做过年穿的新衣服了,领我们去城里买过年吃的东西,买家里、门上张贴的年画,买过年放的鞭炮。而我们也放寒假了,可以尽情地玩耍,一天天企盼着过年的到来,乡村的腊月处处弥漫着年味……
进入腊月后,父亲开始清理院子,开始为土地准备“年货”,企盼来年有一个好收成。最忙碌的是母亲,开始清洗家里的衣服和被子,家里人口多,将全家人的衣服和被子清洗一遍,需要好几天时间,母亲不怕冬日的寒冷,池塘边一直流动着她的身影,而房前屋后到处晾晒着五颜六色的衣被……
最高兴的还是做过年穿的新衣裳。一进入腊月,母亲就领着我们来到村上的裁缝人家,给我们量做新衣,或领我们到镇里、县城里,每人至少一件新衣服。儿时的农村生活清贫,平时都是吃糠咽菜,一到腊月,家里饲养的牲畜开始宰杀了,紧接着自家加工豆腐、油炸素丸子。宰杀后的猪肉除少量送给亲戚和左邻右舍外,大部分腌成咸肉,待过年后再慢慢吃,而另一部分新鲜猪肉则留着过年吃,从宰猪的这一天起,我们的饮食每天都有“油水”了。
村子里有好几处公共鱼塘,里面都饲养着各种鱼,平时端午节、中秋节,村里都要组织人用鱼网捕获一些大鱼,一家分几条吃。而到了腊月,村里就将这些鱼塘抽干,将鱼塘的鱼全部捕捉上来,根据各家人口多少分过年的鱼,每家少则几十斤,多则上百斤。从鱼塘抽水开始到最后抽干,再到家家户户分鱼需几天时间,我们这些小孩子们全程“凑热闹”,品尝其中的乐趣。进入腊月,家家就要开始“扫尘”,清理家里不要的东西,将屋内墙壁的灰尘全部扫净,干干净净迎接过年的到来。
儿时乡村的腊月,是收获的腊月、红火的腊月、欢乐的腊月,脸上绽满笑容和希望的腊月……
责任编辑:实习生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