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劳动
王丕立
儿时跟着父亲劳动,将南瓜挑到离家两里地的三里溪管理所食堂换点买盐的钱。为了多挣点钱,我用簸箕一头挑两个南瓜,本力只能挑10公斤的我一下挑上了15公斤,腿直打战,父亲见状,在离家不到百米远的地方将我那一担南瓜前后各拿出一个放到他的箩筐里。父亲告诉我,天天劳动的人,力不可使尽,力使尽了第二天就不能继续劳动。更为重要的是,一次劳动得太累,人就会失去劳动的乐趣,就会厌恶劳动。“爸爸本力可挑百十公斤,我就只挑50公斤,留有余地是为了让自己享受劳动。”父亲边说边将扁担放到肩上。
享受劳动?我睁大了眼睛,农村人一向以劳动为苦,当乡村教师的父亲对此不以为然。他总是将农村的百般劳动做得比农民好,家乡的很多农民常登门求教,原来答案在这里。
我慢慢地将以往牛吃草一般潦草的劳动风格减缓下来,我细心地体会劳动的乐趣,即使用笤帚扫地,我也用心观察高粱穗与地面亲密接触的过程,我扫的地总是特别干净,赢得了母亲多次称赞。长大后,我走上了讲台,我曾带领学生做过扫地机器人,创作的灵感来源于儿时多次的快乐扫地。享受劳动,不仅可持续劳动,将劳动任务完成得漂亮,还可陶冶情操,增强健康。母亲九十多岁了,仍在老家的田间地头劳动不辍,初夏时节,母亲打来长途电话告诉我,“我种的黄瓜,昨天晚上有三条打了跟头,一身的刺,刺尖顶着露珠。”母亲诗一般的语言常常让我快乐好几天。寒冬的时候,我会想起母亲手握小铲子,在莴苣根部挖土蝉的情景,这让我感觉岁月静好,心里涌起阵阵甜蜜。
现在有不少人,认为享福就是不劳动,享福就是天天坐着打牌。老家有不少妇女,儿媳在外工作,她们可以享福了,天天恨不得睡在牌桌上。没多久,很多人罹患了三高,并且她们不顾家,还不时向儿女伸手要钱,让儿女感受不到家庭的氛围,有的只是压力。最终,她们福没享成,变成了受苦,受病痛折磨之苦,受儿女不待见之苦,受家不像家之苦。
劳动是人类安身立命之本,不要把劳动看作受刑。劳动是幸福的,当我们看到疾病患者、身体残缺者想劳动而不能时,我们就应该感谢上苍,让我们有劳动的能力。我们更应该放慢节奏,用心劳动,用心感受劳动带给我们的快乐。享受劳动的人是幸福的,也往往是长寿的。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