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人间有味是清欢

2018-04-14 09:00:24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人间有味是清欢

郭三姣

  乡下、土地、野蔬……生于斯长于斯,不管走出去多远多近,一生解不开的农村情结;无论舌尖上沾染着浑或素、香与辣,一生弃不掉对“野菜”的偏好。

  年岁正月一过,便有了二月秊秊(nian)菜,算是野蔬中的报春菜吧。对于我这个喜爱田野、喜欢绿色的山女子,裹捂了一冬,心都瘪了,或者说霉了,自然是迫不及待地出城……

  秊秊菜生发于麦田,此时节水绿风暖,返青的麦苗已是绿意盈盈、生机勃勃,鲜嫩的秊秊菜就散布于其间,若正好幸运找对了地方,这野菜一掬一堆的,蹲着都不用起身,一会儿就挖一大袋子。只是我不太喜欢这么容易这么快捷,采野蔬,更多的是采春的气息、采山野的滋味、采一种乡间的乐趣,寻而采之。寻的过程,好不容易寻到的那份惊喜,才是最美丽的。

  挖着报春野菜,三月白蒿、蒲公英,清明前后的苜蓿也应时顺序地长出来了,我这个“野之蔬”的癖好者就更忙乱了。春天野菜的时令性极强,可食期又短,因为不能错过,就要像蜜蜂“赶花”似的赶挖。比如需要在清明节时令前采集白蒿,白蒿多生于路边高阔一些的地垅或荒芜的田地,不太好找,也不太繁盛,尤其冬雪春雨寡吝的旱春,更是稀缺难觅。蒲公英还好,虽别处也散布,但多集中于果园树下。

  苜蓿本是牧草,养家畜者专门种植用来喂养牲口的,但清明前后新苜蓿长出二三寸芽苗时,掐其头儿鲜食,无论是凉拌、蒸不烂子,还是熬米汤、吃面条添锅,风味都堪称绝佳。若让我这个最偏爱此种野菜的人来说,那便是凡有苜蓿参与的食味,其余菜品都不能及。苜蓿,野菜之翘楚也。

  草长莺飞,漫步于柳堤,欣赏着曼妙的柳条,当然也忘不了摘一些嫩黄的柳芽品尝其鲜香美味。

  春末初夏,野菜比春天更丰沛。枸杞芽、花椒叶、扫帚苗、灰条、人罕、猪毛菜……它们于田间于地头于菜畦于垄上,不种而生,一蓬一簇一片片旺盛地长,不用耕不用耘,自生不自灭,春风吹又生。

  说起野蔬,多为绿叶菜,享用的是其最鲜嫩最肥美的“头头脑脑”。说起头头脑脑,忆起了那年去南京学习,承蒙几位经常在学术会议上碰面的当地朋友宴请,点餐的时候听他们说是要“母鸡头、狗鸡头”,还是“马浪头、香什么脑”,我们赶紧客气,推辞这菜太浑太大了……岂知闹了半天,就是苜蓿头、枸杞头、马兰头、香椿……虽说是方言引发的笑话儿,但一个“头”字奠定了食野菜的讲究,因为“头,指茎叶的嫩尖”。

  不过,采拾非绿叶的野蔬似乎别有另一番兴奋。有一种叫“雷菌”的,即雷过而生,雨后于山麓、土窑顶上,从地皮上揭起,像黑木耳,但口感柔软而韧嫩,与蛋或肉烹炒或做馅,乃是不可言传的人间美味。此菌类野菜就是我们都爱的地软软,也叫地皮菜。

  野菜是山岙野泽之菜,寻之采之,煞费周折,只有喜欢户外运动者乐意为之。野菜也是乡菜,因乡情而恋乡菜,因乡菜而起乡思、乡愁亦是自然的。

  在城市生活了30多年,但乡菜年年不绝于桌,村娃稚子时,提篮儿持锨儿,相随成群挖野菜的情景,就像储存于舌底的乡味,无论什么时候想起,都清晰可辨、回味绵绵。还有老母亲一直往城里给她这个爱吃野菜的女子捎了一趟又一趟,捎了多少年多少回,老家的情味、老娘的疼爱也就这样浓浓的捎来……

  现在,我又像我的母亲一样,给女儿带野菜。只是女儿远在北京,我需要将煮熟的野菜,团成一盘子量的圆团儿,冻于冰柜,机遇合适的时候,几十团冰球儿一并带到北京,也够女儿吃上一阵子的……

  菜之最益人者,惟“春食苗,夏食心,秋食茎,冬食根”。故此,吃野菜,满足的不仅仅是味蕾,更是让饮食顺应自然。尤其青黄不接的春天,新菜尚未播种,冬藏的亦匮乏萎糠,大地正好奉献上俯首皆拾的绿叶蔬菜。况且它们又那样的鲜嫩鲜甜鲜香鲜美。况且它们大都药食同源,具有保健治病功效:白蒿,碱化体质;苜蓿,补益全身;蒲公英,被誉为天然青霉素;马齿苋,治疗肠炎遏止痢疾一绝……

  野菜虽出身荒野,无门无户,也无种养成本,但它从来就不低贱。要么,怎么会流于文人雅士的舌头与笔头呢……

  早在《诗经·关雎》中就有“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苏轼也乐享“烂蒸香荠白鱼肥,碎点青蒿凉饼滑”的野趣;陆游更是“晨烹山蔬美,午漱石泉洁”的田园典范……

  要么,又怎么会在崇尚高品位餐饮的时下,堂而皇之地登上高级筵宴,成为清香悦目、色味俱佳的冷盘配菜,或是专为鱼肉腻食后的开味爽口妙品。

  挖野菜、择野菜、洗濯野菜、焯煮野菜,再凉拌或烹炒野菜……棵棵大自然中废弃的芽苗摇身变成盘中菜,还真是盘盘皆辛苦。

  待终于挟上筷端、送于舌尖,嚼咽小满足的时候,感受到的是生命中本真的清淡畅适,心中自然地升腾起一种淡远的清旷欢愉。正如东坡居士,于早春的景色里品茗野炊时写道的: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