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九月的旋律

2018-09-08 09:45:3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九月的旋律

——献给教师节

刘守林

  这是一个站在秋天广袤大地上收割的日子。

  这是一个弯腰把最后一颗稻穗拾起,手搭在前额上瞩望的日子。

  八月挎着钢枪走过,九月却儒雅得多。那手上拿着三角尺、地球仪的便是九月;那鼻梁上架着眼镜的便是九月。九月用教鞭轻轻一指遍地草叶吹出动听的口哨,打草的孩子、牛背上的牧童清亮亮的眼睛齐齐注视远方,千万扇各式各样的校门同时打开,刹那间,我们感觉到知识的亲切、知识的亲近。于是,您的青春之花在讲台上盛开,您的智慧之光在讲台上辐射,您的知识飞船在黑板上竞航。您是燃烧的红烛,您是光荣的人民教师!您是学生的楷模、人民的榜样!

  九月是老师的节日。九月是朴素的,如同老师本身的朴素。然而当背着书包的孩子们走上田梗、穿过街巷、蹦蹦跳跳的脚步敲响欢快的节奏;当满街闪耀的红领巾使九月的城乡顿时鲜亮;当轮船、火车的汽笛响过之后,校园遍地涨起青春的浪潮。这一切,怎不让人怦然心动?九月,以笔杆为桅,启动亿万船员远航。这无比壮观的景象,显示了一个平凡节日的伟大和壮丽。

  九月,中国以历史和未来的名义,举起右手向人民教师致敬!

  黑板和粉笔构成了一个黑白世界。

  这个世界过于简朴了,以至许多人不屑一顾。这里没有纸醉金迷的诱惑,这里没有灯红酒绿的梦幻,就是你们手中的“金钥匙”也并非万能,常常打不开生活的艰辛。但你们毕竟是你们,在黑板上奋笔疾书,把希望画得大大的,把自己挤得小小的。

  讲台的路很短,讲台的路很长。走过朝云暮雨,走过春花秋月,走过青年,走过老年,年年365里路,写下了青春无悔、人生无悔。

  可爱的夜只为爱情歌唱,你们的声音,属于整个人类。在现代化的都市,在穷乡僻壤的乡间,在波翻浪卷的海岛,在林木青葱的高山,哪里有人迹,哪里就有你们永恒的歌。每天,太阳沿着教鞭升起,当合上备课本,夹进书页的是一片轻柔的月色。月色柔柔,星星闪烁,你们书桌上的灯火,才是人间智慧的星斗。

  粉笔从幼儿园弯弯曲曲一直划到大学。不要说这路上永远是纷扬的冬雪;不要说冬雪斑白了一代又一代园丁的鬓发。冬雪悄悄无声,孕育着桃李芬芳之春。

  当我们走进奥林匹克的竞赛场,当我们跨进航天飞机的座舱,当我们从“神舟”飞船到“天宫”实验室、从“北斗”系统到“嫦娥”探测器、从“蛟龙”的深度到“天河”的速度,当我们开启自动线走向实验田,怎能不想起,学生和老师的联系原是以知识为纽带的。

  诚然,教师的物质生活,尚属贫穷、艰苦,一篇《志愿者之歌》的长篇报道,感动了许多教师、学生、家长。人民的教师心中装着的是未来、是希望,在默默无闻中培育出一代代的参天大树,在辛辛苦苦中冶炼出共和国华美大厦的巨吨钢梁。也许,自己学生的辉煌灿烂之日,正是您生命的烛光熄灭之时,虽如此,您的灵魂也将含笑着、耀眼着走向天堂。

  原谅我们不再以红烛的形象描绘你们,那个爬满泪痕的形象不是你们。曙光初露之际时间的颠峰上站着你们,未来的风吹动你们的衣襟,未来的霞光弥漫在你们的脚下,闪光的眼神传递着未来的信息,刚毅的手势指示着未来的方向。你们不忘初心,在实现中国梦的蓝图上为教育事业不断书写着新的篇章。你们生机勃勃,世界生机勃勃;你们青春焕发,人类青春焕发。

  这才是你们啊,循循善诱雕金玉,默默无闻育桃李。蜡炬精神铺锦绣,春蚕品性续万代。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