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
柴秀娥
那天早上,妈妈和平常一样7点准时起床,准备开启一天的新生活。但是,和平时不一样的是母亲起床后一个趔趄倒下又返回床上继续睡,这一睡再也没能醒来。
86岁的老妈,睡得很安详,就连她自己也没想到,她永远睡在了梦中;一贯生活自理的老妈,睡得很坦然,正如她日常总说的,我哪儿都爽快,别惦记我!最终还是爽快地睡着了。
如今只有妈妈的遗像对着我笑。我把妈妈的大彩照捧在手里,轻轻地抚摸着妈妈的脸颊、耳朵……很想找回经常给妈掏耳的感觉。凝望着妈妈的遗像,似乎妈妈从相框里走了出来,那种音容笑貌、言谈举止立刻浮现在眼前。
那年我上小学,有一次学校要求学生自带工具参加义务劳动,家里唯一的一把铁锹被高我一年级的二姐拿去了,妈妈见状,从二姐手里夺回来,递给我。妈妈的理念是大让小,姐姐理所应当义不容辞让着我。话到这,我都觉得对姐姐有歉疚。生活中不乏此例,我们兄弟姐妹6个,都必须遵循尊老爱幼的原则。
妈妈是姥姥的独生女,每逢寒暑假,妈妈都会派我们姊妹几个轮流陪姥姥住,在姥姥家待久了,自然会有思家之情,甚至会盼望着妈妈赶快来接我回家。记得有一天终于盼到妈妈来了,但妈妈只是带了些吃穿用的,并没有接我回家的意思,就在妈妈起身离开之后,我死死地坐在有妈妈余温的马扎上,回味着妈妈的一席笑谈,悄悄地落泪。
到了初中阶段,我的逆反期遇到了妈妈的更年期,不知何故,我和妈妈关系很僵,妈妈给我做的布鞋还没完工也被我气得罢工了,当时我跟着奶奶睡一个炕,妈妈一怒之下把半成品鞋子摔在了炕上,意在向我示威,大度的奶奶开始教我一针一线的缝制,最后总算是我亲自把鞋底和鞋帮合在了一起。现在想来,应该感谢妈妈这种倔强的教育方式,逼迫我学会了对同龄人而言的技术活儿。也许妈妈发现我有遗传她心灵手巧的长项,教我做一些针线活诸如绣花一类的精细手工和面食手艺,并且适当的时候给予我表扬,让我看到了妈妈也有欣赏教育的一面。当时我还出奇的在自己的粉红色的确良衬衣领子上绣了两朵小花,给原本单调一色的衣服增色不少。
妈妈的自强不息有口皆碑,年过八旬也从来不需要人照顾,一切自理,临终也是自己洗衣做饭。每逢周末我回到家中,只要一进家门,妈妈开始拿锅开火取鸡蛋,稍不留意一锅荷包蛋就端上来了。就在今年清明节,妈妈还是自己走着山路给姥姥上坟,我生怕她力气不足,劝妈妈走走歇会儿,但她总说不累,丝毫不显痴呆状。
妈妈,我想对您说女儿不孝,小时候和妈闹别扭,不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工作后,唯一挣钱的女儿也没能让妈妈花多少钱,妈妈总是说钱没处花,坚决不要。成家后,总想着把妈妈接过来常住,享受城市生活,但妈妈总是说楼房憋得慌,还不如村里住着敞亮;近几年妈妈总说忘性太大,想吃点啥药能治好,我总是劝她这是老年人常见病没啥可治的;在我心里,总有一个念头就是陪妈妈住些日子,妈妈虽然说不需要人招呼,但她确实需要的是陪伴,可我经常食言,托词是单位太忙,羞于请假!不孝女儿很自责、惭愧,当年父亲病故后,我发誓要专心侍奉唯一的老妈,尽自己的孝心让妈妈安度晚年,也算弥补对父亲尽孝的遗憾,而今妈妈临终都是选择一个周末的早晨,不耽误我的工作。
就在妈妈去世的前一周,我破天荒地给妈妈剪了一次头发,我很自豪发型还不错,在微博里承诺以后为老妈剪头发的活儿我全包了,以后老妈再不用花钱进理发店了。万万没想到,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给妈做的美发。
手机里存着妈妈好多生活中的视频,但有一个小视频让我看着扎心,是大姐无意间拍的,妈妈端着大姐给买的一碗饸饹面吃着、喝着,又一个万没想到,饸饹面还没消化完,妈妈就永远地走了。
亲爱的妈妈,忘不了每次送我出门时您的目光和挥动着的手……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