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阳光
李青云
清晨,饱满圆润的朝阳,从逶迤的山峦徐徐升起,一缕柔和的阳光,透过多情的杨柳枝隙,斜射进这方小小的教室。我伸出双手,微闭双眼,默默地感受这大自然的馈赠。
走廊外的栏杆上,不时飞来几只花背白腹的麻雀,它们瞪着亮晶晶的小圆眼,欢快地鸣叫着。
阳光泼洒下来,孩子们凝神晨读。古典诗词,笠翁对韵,国学的精髓渗透到孩子们的骨子里。点点光斑,在书页上顽皮地跳跃,一双双明眸,一颗颗童心,在同一频道上演绎着美好。
读完国学,再读美文。
那天,选读的美文,是描写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作品《手腕上的见证》。作者是我尊崇的良师,知名散文作家王友明。先生的散文作品,我喜欢,孩子们也喜欢。此前,曾经选读过他的多篇散文,孩子们受益良多。由此,孩子们尊称他为“师爷”。虽未谋面,心却相连。
站在讲台上,我有声有色地朗读着先生的作品,孩子们屏息聆听,眼皮几乎不眨一下。先生的作品入情入景,充分感染和调动了孩子们的情感。读完美文,孩子们感到意犹未尽。随即,我因势利导,组织了交流讨论活动,让孩子们直接与文本对话。
“小才子”郭兴,闪亮登场,站在讲台前,生动地畅谈了个人心得。那活泼的肢体语言,流泻的妙语佳句,恍若神童下凡,引来阵阵掌声。小女生白紫萱,也深切地说:“听了老师的话,我心里高兴极了,大脑里禁不住唱起了歌,小心脏跳起了华尔兹,多日的担心一扫而光。”孩子们的发言,热烈而又富有激情。
课间,孩子们嚷嚷着要给“师爷”发语音。小郭兴用俏皮的普通话,童声童气地问:“师爷,我想问问,从这篇文章里看,您当兵时一个月6元钱,提了干部后工资又提高了几元呀?”呀,童言无忌,这“私密”问题也要问,差点儿笑翻了所有人。
先生即刻回答:“提干后,每个月52块钱,第一个月,还要扣除当班长时的三个月津贴,最后,还倒贴了5块钱。”小郭兴又说:“您那时候的收入,的确是太少了。”先生温情地说:“是啊,那个时候,特别不容易,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要辜负了这个好时代。”小郭兴信心满满地说:“我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孩子们与“师爷”的对话,用心灵触动了心灵。通完话,孩子们兴奋得手舞足蹈、热血沸腾。
晒太阳,可以给人的身体补钙。阅读有益的文字,可以给孩子们的精神补钙啊!
想至此,我的思绪回到了去年。闲暇之时,点开微信,不聊八卦,不抢红包,却深深迷恋于网络文学。
有一天,在朋友圈里,我看到好友强烈推荐阅读王友明先生的作品。打开一读,那蕴藉深厚、真情荡漾的文字,深深吸引了我。
从此,我一发而不可收拾地钟爱起先生的作品来。每每阅读他的情感作品,都会触动心灵,令我泪奔。于是,我每次都会认真在文后点赞、留言。
先生是性情中人,看到每篇文章都有我的留言,便多方打听,几经周折,把我加为微友。一位知名散文家,向一位微末之士发出友谊的信号,我激动万分。互致问候之后,我们直奔写作话题。我发去个人拙作,他精心阅读后,提出详细的修改意见,十分中肯,善意鼓励。同时,他也发过来曾经的获奖作品。我潜心拜读,揣摩文意,书写心得。
但凡有空闲,我就向先生请教写作的问题。他不厌其烦,耐心为我传授写作经验与技巧。
与先生微信交流的日子,洋溢着喜悦和温馨的气息。
学习修炼一阵,我尝试着动笔写作,稿子发出去,却如泥牛入海,心情郁闷到极点。先生发来微信鼓励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千万不要心急,慢慢来。只要有付出,肯定有收获。”他还一再叮咛,写文章要一字一句斟酌,必须要严谨对待。
先生的话语,如绵绵春雨,点点入心。我重整旗鼓,沉下心来,读书充电,细品渐悟。然后,再拿起笔来,慎重为文。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条羊皮褥子》《我心中的两株萱草花》《狗剩儿的高考》等作品,先后刊发,赞誉声四起。先生看了,深感欣慰,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令我信心倍增。
许是上天的安排,儿子今年高考,有幸被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录取。先生获知消息,多次相问开学时间,诚嘱我送儿子时提前告知,好尽地主之谊。我本不想给先生添麻烦,又怕辜负了他的一番美意。几经踌躇,还是答应了先生。
儿子报到那天,秋雨绵绵,我的心空却阳光明媚。
按照约定,先生与夫人撑着伞,踩着雨水,互相搀扶着,向我们走来。一脸温和,儒雅十足的先生,一眼便认出我来,急步上前,与我们一一握手,亲切问好。
在先生的带领下,我们边走边聊,未走多远,便走进一家名叫“吉州食府”的餐馆,先生早就订好了优雅舒适的包间。
落座之后,知道我爱读书,先生特意把极有限的一本自传藏书赠送给我。手捧着封面设计清雅大气,重达三斤的大书,凝视着扉页上,先生的亲笔签名,我感动的不知道说什么是好。万语千言,千言万语,只凝成了两个字:“谢谢!”
聊天中,先生告诉我说,为从学校走过来方便,也为饭后上公交车便捷,头天下午,他冒雨步行,将学校周围的饭店考察了个遍,最后,才选择了这里。听罢此言,一股感动从我的内心深处喷涌而出。我何德何能,竟然受到先生的如此礼遇?不善言谈的我,还是只说了那两个字:“谢谢!”先生微微一笑说:“谢什么,这都是应该的。”
桌子上,摆满的是当地的特色菜肴;杯子里,斟满的是先生从河北老家带来的纯粮陈酿。我切实感受到,这不是在吃饭,也不是在喝酒,而是在凝聚情感。
那一刻,充满我心间的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时光如流水,聚也匆匆,散也匆匆。
分别之时,先生打着伞,把我们送到公交站台。担心我们没有零钞,把三张预先准备好的一元钱,塞到我的手中,我的眼眶顿时潮湿了。
公交车开动了,先生站在雨中,朝我们挥手道别。透过秋雨模糊了的车窗,凝望着先生挺拔的身影愈来愈小,我的眼泪禁不住流了下来……
岁月静好,师恩难忘。
文学,仿佛一轮光芒四射的太阳,而优秀作家的文品与人品,宛如一缕阳光。我,和如我一样信仰文字的人,就沐浴在这缕灿烂的光辉里。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