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除夕”的来历

2019-02-02 09:11:11 来源:临汾新闻网  

“除夕”的来历

史复兴

  一说“除夕”,家喻户晓是年三十的夜晚。那么,为什么叫“除夕”呢?恐怕就鲜为人知了。

  关于“除夕”的来历,史书上没这方面的文字记载,它是来源于民间的传说:很久以前,有一种叫“夕”的恶兽,每到腊月三十晚上就会成群结队出来吃人,闹得人心惶惶、东躲西藏,躲藏不好的人便被“夕”吃掉。为了对付凶残的“夕”,人们就研讨这种恶兽的习性,后来发现“夕”虽凶残,但它最怕声响和红色的东西。于是人们就用竹筒和火药制作成“爆竹”,并在腊月三十那天各自的家门上贴上红对联、悬挂红灯笼,还在门上、墙上张贴红福字、红喜字等,当“夕”再出来祸害时,听到一片片爆声响,又看见许多红红的东西,一个个吓得失魂落魄,纷纷拼命逃窜,再也不敢出来祸害百姓了。

  为了庆祝和纪念这一胜利,人们便把正月初一当作一个盛大的节日看待,用各种隆重的形式欢庆、欢度,把这一天称之为“过年”,又把大年三十晚上称作“除夕”,即“驱除恶夕”之意。就这样,“除夕” 一词便世世代代流传。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