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边的歌声
马毅杰
山还没睡醒,我们已经在路上。
我们要到晋西黄河岸畔,去赶赴一场特殊的视听盛宴。
80年前,25岁的光未然带着抗敌演剧队三队的战友们就是从那里第一次东渡黄河,并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一个多月后,他身负重伤,需送回延安治疗,也是在那一带西渡黄河的。
在浊浪翻滚的大河上,他听到的是艄公们不畏凶险吼出的黄河号子,看到的是他们搏击风浪的顽强与勇敢。此时,诗人早已忘却了难忍的疼痛,胸中涌动着万丈豪情。回到延安,在病床上,他用5天的时间,以口述的形式完成了长诗《黄河吟》的创作,并与战友冼星海共同谱写了不朽的乐章《黄河大合唱》。这部伟大的作品,自问世以来,从延安唱遍全国,唱响全世界,它已成为中华民族不竭的精神源泉。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由当年抗敌演剧队后代组成的“重走《黄河大合唱》创作之路寻访团,就要来到黄河岸畔了。”得知这个消息,这里的乡亲们那个高兴啊!
晨曦初露,当我们就要到达黄河边时,望见那山梁上、公路旁,扶老携幼的乡亲们,正三五成群往这里赶来。
记得去年也是在这个火红的季节,为亲眼见证一场特殊的捐赠仪式,我们来到此地。那天的黄河岸畔也是人头攒动,欢天喜地。光未然先生手书《黄河颂》书法作品,要捐赠给晋西永和人民了。那字里行间倾注的可是先生对母亲河的大情大爱,饱含着捐赠者对乡亲们的殷殷之心。这对正在奋力脱贫攻坚的黄河儿女该是多么大的鼓舞啊!那天,光未然先生的儿子张安东带着幼子也来到这里,望着当年父辈留下足迹的山川大河,抚摸着镌刻有父亲头像和《黄河颂》手书的巨石,他眼噙热泪一直凝视着、凝视着,并深情地对身边的儿子说,孩子,你看,那是爷爷!是爷爷啊!
那天午后,在大河边、在高岗上,一场别开生面的黄河大合唱正在进行。忽然,天空中乌云翻滚,电闪雷鸣,大雨顷刻间噼里啪啦地下了起来,击打的人们睁不开眼睛。我发现“台上”几十名中国音协合唱联盟经典合唱团的艺术家阵容,丝毫未动,安如泰山;而守候在“台下”的观众,谁也不肯离开。特别是坐在我前面的那位“白毛女”老奶奶,当狂风骤雨袭来时,她身边的儿子急着要扶她离开,被她一把推开了,依然镇定自若地坐在原地,还是那样专注地看着、听着,听“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的歌声,高亢激昂,响彻云霄。这一幕一下子定格在我的脑海中,再也挥之不去了。
转眼就是一年。
今天,这里又聚拢了方圆百里的乡亲和远道而来的观众,我的目光便不自觉地在人群中搜索起熟悉的面孔。你看!你看!旁边那位满头银丝的老人,不就是去年见过的“白毛女”老奶奶吗?她让我惊喜得几乎要喊出声来,我穿过人群就想上前和她搭话。
“奶奶,您又来了。”她点头微笑。
我竖起大拇指说:“您才是最喜欢黄河大合唱的人!”
她看着我摇头,“不行、不行,俺只会唱几句,俺男人可全会哩!”
“什么?什么?”这让我更是新奇,“那大爷在哪儿呢?”我四下里寻着。
奶奶说,“别找了,他来不了,不在啦!”说这话的时候,奶奶那干涩的眼眶就有些湿润了。听站在她身旁的儿子讲,他的父亲早在几十年前就不在了,是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那时,他还在母亲的肚子里。他听母亲说过,父亲在延安时就参加过黄河大合唱,那些曲子,父亲在新婚之夜还亲口给母亲唱过哩。自打父亲走后,守了一辈子寡的母亲,就经常哼唱这首歌,哼了一辈子,也只会那一小段,“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多少年来,每当遇到迈不过去的坎了,母亲就哼唱得更勤了。那个时候,还是少年的他,就知道母亲绝不会倒下,一定会站起来的。儿子说,现在的日子有多好啊!特别是母亲的生活,公家可照顾了,要啥有啥不缺啥。母亲常对他说,要是你爸能活到现在该有多好啊!一准儿还能站在台子上唱哩!这不, 听说黄河边又要唱丈夫曾经给她唱过的歌了,她怎能错过?早早地就催着要来,一会儿也不能耽搁。看到奶奶那饱经沧桑的脸上绽放出菊花一样的笑容,我的眼睛也湿润了。
我和奶奶说话的时候,几个年轻的姑娘就一直站在旁边听得入神。姑娘们都是从省城赶来的大学生,她们告诉我,《黄河大合唱》以前在影视里看过多次,在大剧院也听过多次,在学校还亲自参加过排练演出呢,而站在黄河岸畔,以天地为舞台,以大河为背景,听黄河大合唱还是第一次,这么难得的机会,怎能错过?她们是乘火车、坐汽车,又走山路赶来的。姑娘们说,她们就是要亲身感受一下这样的氛围,因为《黄河大合唱》表现出的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正是现在年轻人最需要的。
前排的小凳上坐着一位头戴遮阳帽的大爷,看看他的穿着就不是本地人,一问才知道,他从上海来,是专为陪同老伴而来。老伴是这次寻访团的成员,他说,“《黄河大合唱》好啊!你别看我老伴,平时走路弯腰驼背、气力不足,一唱起这些歌来,腰板也直了,气也足了,连药也不用吃了!”
说话间,河岸边、高岗上,大合唱的强大阵容已经排列到位,其中有当年抗敌演剧队的后代、有爱国华侨、有专业团体的艺术家们,有当地的干部群众,还有红军小学的师生。在那激情高昂的朗诵中,黄河大合唱拉开了序幕:
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渡过黄河吗?你还记得河上的船夫拼着性命,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如果你已经忘记的话,那么你就听吧!
随着一阵激越的音乐响起,排山倒海般的歌声在黄河边回荡。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听着这气势磅礴的乐章,我的血液在沸腾,我的心在飞翔:过去,我们的前辈在《黄河大合唱》的歌声中,追求着民族的解放;今天,我们唱着它,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几个小时过后,一场气势恢宏的音乐会在黄河边落幕了。
高山、大河慢慢地安静了下来。一片空地上,只见一位年轻的妈妈,正在给三岁的小孩教唱那句歌词:“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一遍又一遍。
她告诉我,要让孩子从小就学会《黄河大合唱》,只有这样,等他将来长大了,才会有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