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语文课 学生成长风景线

2019-11-17 11:53:30 来源:临汾新闻网

语文课 学生成长风景线

□ 乔亚平

  “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片花瓣诉风情。”走上教学岗位以来,一些普通的故事,却让人终生难忘!爱,是教育的前提,有了爱,你才会走进学生心田,课堂才会充满生机。伴着新课改,我用心、用爱、用情铺就了一条语文教学之路,学生成长之路。

  语文课,真正的心灵感动。

  我校地处城乡接合部,学生多为外来务工者子女,他们不读书不看报,阅读仅限于课本。为了改变现状,丰富学生内心,让学生了解世界塑造信心,我每周都会精挑细选一篇文章读给学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提高他们对文字的理解鉴赏能力。

  那是多年前我带初一年级发生的故事。

  那年,我国南方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抗洪救灾前线涌现出许多感人事迹。电视在播,新闻在说,我们的学生却一脸漠然,似乎这些与自己不相干,我这个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又到了周五,《读者》上有篇文章——《感天动地小黄佩》着实打动了我,能给学生冷漠的心房注入一针兴奋剂吗?

  果不其然,我表情凝重地朗读完,教室里出现了可怕的安静!孩子们都趴在了桌子上……

  “同学们,这是真实的事情,黄佩,你们的同龄人,她如何用稚嫩的肩膀挑起生活的重担?为什么贫穷、劳累压不垮她?当我们学习读书时,她在做什么……”打破沉静,我需要学生的思考和心灵震颤,需要有灵丹妙药。群情激昂的局面出现了,真挚动情的话语出来了,学生的眼睛在闪光……

  太棒了!下课了,我仍然心潮起伏。

  “报告!”我们班的两个女孩子——高晶和马毛毛进来,眼眶有些润湿,课堂上的一切还感染着她们。

  “老师,我们想捐点钱。”她们迫不及待。

  “你们好好学习就是了,你们的家庭也不宽裕。”我说。

  “不,老师,我的压岁钱还有好几块呢,黄佩太可怜了,我们想帮帮她,咱班好多同学都是这么想的。”高晶闪亮的眸子盯着我。她家以种菜为生,母亲身体不好,还要养活三个孩子和老人,很不容易。看着孩子热切的目光,我不忍拒绝。

  “那好,采取自愿,以你们的名义写一份倡议书?”我提了建议。

  指导她们查资料,学写倡议书,拟草稿;请班里写作水平好的同学润色;请有书法基础的同学把倡议书誊写整齐,贴在教室后面。同学们你一元他两元,短短几天时间就捐了几十元,我也加上了自己的一份,那场面实在太感人了!语文课堂变成了爱心海洋!

  我趁热打铁,“咱们只捐钱捐物不行,还应给黄佩写封信,表达我们的心情。”作文课没有了以往的愁眉苦脸,或低头沉思,或运笔写作,大家都想把自己最真挚的问候与关心传达给远在湖北的黄佩。

  逐个读文,选出最能代表大家心愿的作文,决定连同捐款一同寄给黄佩。

  问题来了,带学生到邮局,她们连汇款单都没见过,更别说填写了。我让她们把要填写的内容记下来,回到学校,请全班同学都填写。一节阅读课给学生带来的热情前所未有,我被深深地打动了。

  后来,黄佩写来了热情洋溢的回信,我在班里一读,教室里立刻掌声一片。这次活动,学生认识到了语文课的重要,在互帮互爱中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最重要的是,他们的眸子不再冷漠,切身感受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班里的纪律好了,作业完成情况好了,学习主动性强了,成绩也就提高了。

  通过细心指导、热心鼓励和帮助,我为孩子们提供了帮助别人的机会,让帮助他人的快乐滋润他们“冷漠”已久的心田。先感动心灵,再教育孩子,我得到了快乐而美好的回报。

  语文课上,教师若能充分利用情感因素,就会在师生、生生的双向互动中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的学习能力会得到尽情发挥,达到既注重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又注重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让学生学习在实践中积淀和发展。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