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姑射山:南天门奇景与唐高祖李渊的一段渊源

2016-11-21 10:22:36 来源:临汾新闻网

  位于市区西15公里的姑射山仙洞沟风景名胜区,有自然人文景点48处,这些景点大多位于南仙洞、北仙洞、云雾寺等,其他景区则散布于群山之中。南天门为其中著名的景点之一,位于群山之中,山中奇景处处,没有当地向导指引很难目睹南天门的雄姿。

  进入南仙洞后,沿着大嶂谷向东南方向行数里山路,在一个大拐弯处,眼前豁然开阔,一庞大的岩石柱突兀而立,与山体延伸出的岩石构成巨大的山门形状。姑射村的向导介绍:这就是南天门。”

  两山岩中间相距50米,“门”高8米左右。孤立的“门”呈长方形,两侧突出的部分如从山体上砌出的规则墙体,两“墙体”犹如两扇可以开合的大门。

  与南天门相关的是一段有关唐高祖的故事。向导李师傅今年50多岁,自幼和父辈在山中玩耍、砍柴,听着祖辈代代相传的故事。

  李师傅介绍,姑射山最早的道观建于唐武德年间,是在唐高祖李渊当了皇帝之后。为什么要建道观,这就与李渊避险南天门有关。相传,隋朝末年,起义军风起云涌,镇守太原的李渊也举起了反隋的大旗。李渊起兵太原,进军长安途中,遭遇驻守平阳霍州的隋军堵截,因一时大意,脱离了主力部队,遭遇强敌,随行的几百人马被打散。被隋军追到姑射山后,李渊身后已无一兵一卒。见此状,李渊迅即逃往大山深处,到仙洞沟后,一边是万丈深渊,一边是壁立万仞,万分危急之时,李渊挥鞭向山崖抽去,只听得霹雳一声,两座山如两扇门,轰然裂开,被他“打”出了一条通道。隋兵赶到后,石崖又突然合拢了。李渊因此得救。非常巧合的是,隋兵走后,石崖又自动敞开,呈开启之状。后来,人们都说李渊有仙缘,把李渊逢凶化吉的山石崖处叫南天门,一代一代流传至今。

  “这个故事有点神话,凭人的力量一鞭是绝对抽不出这么大石门的,可能李渊在此遇险,并侥幸在南天门附近避难,他当了皇帝之后,后人不敢描述皇帝逃难时的狼狈样,故意把故事神化,以纪念李渊曾在此遇难并脱险。”李师傅介绍,南天门是姑射山的美景之一,这里地形独特,山石险要,经常有游客专门因李渊的故事前来游览。”记者 张春茂


     

责任编辑:实习生卫慧婷

上一篇: 多元仇锦

 

下一篇: 侯马古驿路悠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