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乔忠延
天马遗址里的晋国
在临汾市曲沃和翼城两县的接界处,有个西周时期的早期晋侯墓地——天马遗址,已发掘出8组17座晋侯及其夫人墓葬、4座陪葬墓、数十处祭祀坑,并探明车马坑5处。出土有华丽精美的随葬品,铜器、金器、蚌器、骨器、漆器、陶器、玉器和原始瓷器,计有遗物万余件。仅玉器而言,就有玉佩、玉串、玉环、玉龙、玉立人、玉覆面,种类繁多,装饰华美,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西周时期等级最高的玉器。一个墓葬的随葬品少者数百件,多者上千件,最为丰赡的是m92号墓,随葬的石器、玉器多达4000余件。这些都在实证晋国前期的发展历程。
燮父之后是武侯宁族、成侯服人、厉侯福、靖侯宜臼。靖侯以前没有确切纪年,靖侯开始才可以推算年代。
釐侯之后是献侯稣、穆侯费、文侯仇。虽然从武侯宁族到献侯稣这六代国君,历史记载很少,但从晋国不断壮大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确定他们依然贯彻执行“启以夏政、疆以戎索”的治国方针。励精图治,居安思危,不仅使晋国站住了脚、扎下了根,而且还使晋国逐渐走上了强国之路。
其间,值得铭记的是晋文侯,他以勤王的功绩闪耀在史册之中。文侯在位时,周幽王荒淫无道,宠爱褒姒。褒姒生下伯服后,幽王废申后和太子宜臼。不久,申后之父申侯联合缯侯和西方犬戎,杀死了幽王和伯服,拥立原太子宜臼,是为周平王。周平王决定把都城迁到河南洛阳,却无法完成迁都之事。公元前770年,晋文侯、郑武公、秦襄公合力勤王,共同护卫平王完成东迁,开启了东周历史。十年后,晋文侯为维护周平王,杀死了非正统的携王余臣。携王余臣是当年幽王死后,由虢石父拥立为王的,公然与周平王分庭抗争。杀死携王,就彻底结束了周王室二王并立的混乱局面,晋文侯成为再造周王朝的特等功臣。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