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乔忠延
周成王桐叶封弟
这个故事流传多年,不知是民间丰满了司马迁的文章,还是司马迁简略了民间传说。历史学家对此多有疑义,认为叔虞被封于唐地时已经成年。其时,叔虞不仅年龄不小,而且德行好,武艺高强,能一箭射死犀牛。晋定公时所作的《晋公午盦铭》称赞说,他助武王“平定百蛮,广治四方”。
这也可备一说。
叔虞来到唐国,还带来周公指示的治国方针“启以夏政,疆以戎索”,就是用夏政教导夏民,以戎法治理戎人。这是由唐国的特殊环境决定的,这里曾是夏人古墟,保留着往日的许多制度和习惯。周边地区又与戎狄接壤,不少地方还相互杂居,若是一味按照夏时的规矩制度行事,必然会引起戎狄不满,可能会引发动乱。因而要区别人群,分别对待。唐叔虽然虞年少,难理朝事,大臣们却竭尽心力,操劳国政。唐国这地方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浇灌便利,连年都有好收成。粮食充足,国家太平,日渐兴旺起来。第二年,唐国出现了“异母同颖”的粟禾,叔虞将之献给成王,成王命叔虞送给正在东土作战的周公。成王和周公皆以为是祥瑞之兆,非常高兴,称为“嘉禾”,并赋诗唱和,赞颂叔虞的功绩。
唐叔虞在位大致20年左右,不仅唐国农业飞速发展,而且商业也相应发展,可以说是沿袭了唐地古风。唐叔虞去世后,他的儿子燮父继承了父亲的位置,当了唐侯。唐侯出巡察访时,看到了山脚下流出的泉水汇聚成湖,山清水秀,更宜五谷生长,便将行宫建在了这里。此时,这里的平水已被称为晋水了,因而燮父改唐国为晋国,他也就变唐侯为晋侯。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