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氏虽少,独领风骚。这是山西大同史志学家学者要子瑾先生的名言。是的,要氏虽是小姓,但同姬、姚、瀛等女子旁(带女字)的姓一样有母系氏族的影子,是华夏古老姓氏之一。
最早记载的有《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姓苑》,郑樵注云“吴人要离之后,望出鲁国。”以名为氏,主要分布:今天津之武清,湖北之洪湖,辽宁之清源,河北之辛集、阜平、涉县、黄骅、鸡泽、南和,河南之义马,山西之太原、太谷、榆次、寿阳、汾西、阳泉,陕西之韩城,青海之天峻,山东之管陶等地要姓目前主要分布在山西中部、河北中南部、北京和甘肃河西走廊各市等地。
小时候,我们周围还有好多姓要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出门求学工作,才知道要氏是稀有姓氏。虽然我们在全国甚至在海外有好多优秀的家人,但在各种社交场合经常出现尴尬的情形,好多人会问,还有要姓?你是少数民族?以至于在外地的游子好不容易碰见一个姓要的顷刻间就成了一家人。
天意难却,好在我们的内蒙古家人和山西家人在责任心的驱动下,在弘扬要氏文化,传承家族义勇精神的指导下,走访内蒙古、山西等要氏家人的聚居地,寻找要氏家人的起源和发展,还有迁徙路径,经历千辛万苦于2015年7月在内蒙古包头举行了首届要氏宗亲大会,进行心的交流,情的沟通,深化了血脉关系。并决定定期举办要氏宗亲聚会,传承要氏文化,为2017要氏宗亲临汾聚会打下了基础。
风风雨雨两年过去了,我们期盼的日子总算来了。
要氏宗亲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即将参加在洪洞大槐树举行的聚会暨寻根祭祖大典。
千百年来,虽然相隔大江南北、黄河两岸,知之甚少,但我们的血浓亲情没有变,反而因为距离更显珍贵,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是手足同根的一家人。
(要凯朝 要六记)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