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史话(五十七)

2017-07-20 21:51:41 来源:临汾新闻网

    作者乔忠延

    晋国迁都新田

    1952年,考古工作者在侯马市发现了晋国遗址。经过了几十年的调查、发掘、研究,将平望、牛村、台神三座大型古城连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品”字形状的独特的城址,这应该就是晋景公迁都新田后营建的宫城。宫城的东西,分别是宗庙和社稷地,符合《周礼》中记载的营建城市“左祖右社”的方式。宫城的南边和东边是手工业作坊区,有铸铜、制陶、制骨和石圭等作坊,面积达20万平方米。

    晋都新田并没有建造郭城,因为北面、西面、南面分别有汾河和浍河流过,构成了一个天然屏障;东面又有马庄、北邬、呈王三座卿城,已经具备了军事上的防御功能,没有必要再建郭城。晋都新田城市的布局,突破了以往方块城市的模式,突出宫城,合理安排手工业作坊区、祭祀、墓地,具有很高的规划水平,学者们称之为“新田模式”。

    迁都新田不久,晋景公去世,其子寿曼即位,这就是晋厉公。晋厉公即位后念念不忘的是稳固晋国的霸主地位,这就必须打败最具威胁的楚国。可是,晋国没有去打楚国,竟然先出兵讨伐的秦国。这么做是因为秦国一直想向东扩张,首先危及的就是晋国。这次出兵联合了齐、宋、卫、鲁、郑、曹、邾、滕等9个国家,还真把秦国打得一败涂地。

    伐秦虽然取胜,可还有楚国这把利剑高悬在晋国的头上,若不洗掉被楚国打败的耻辱,晋国就难以成为名副其实的霸主。不过,晋国要战而胜之还是底气不足。

    继而,晋楚两国摆开了战场。战争的起因是争夺郑国。曾经加盟晋国的郑国,易帜归顺楚国,这令晋厉公大为恼火,于是出兵讨伐。

    晋国的大兵刚到,支持郑国的楚军也到了,晋厉公六年(前575年),晋、楚两军在郑国的鄢陵遭遇了。战斗一开始并不顺利,晋厉王的战车陷进了泥沼,怎么也弄不出来了。两军交战,无帅则乱。危机时刻,楚共王的左眼被晋将吕鍼一箭射中,他疼痛难忍,勉强指挥,各路兵马难以和谐成阵。晋军俘虏了他的儿子,略占上风,。

    战到天黑,双方收兵回营,准备明日继续厮杀。岂知楚军元帅子竟然贪杯,醉得一塌糊涂,不省人事。眼看时过四更,天色泛亮,子反仍然昏睡不醒。一时间,楚共王慌了手脚,将元帅子反绑上战车,趁着夜色未消,快速撤退。

    就这么貌似强大的楚军竟然逃跑了,鄢陵战役晋军取胜了。晋国又可以威服诸侯,称霸各国了。

    


     

责任编辑:付基恒

上一篇: 临汾史话(五十六)

 

下一篇: 天下要氏一家人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