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史话(五十六)

2017-07-19 21:52:38 来源:临汾新闻网

    作者乔忠延

    晋国迁都新田

    说到底,还是晋国日渐衰弱了,最为丢脸的是被楚国打败。晋景公三年(前579年),楚国公然侵犯晋国同盟国郑国,一连围困三个月。晋国虽不及从前强盛,但还想顾全面子。只好出兵伐楚,在黄河南岸摆开战场。结果,这场战斗不仅没顾全面子,还伤了自己的元气,晋军被打得落花流水。

    晋军战胜齐国,并没有吓住楚国。他们从齐国回师没多少日子,楚国的援兵就赶到了,并联合齐国征讨卫国和鲁国。卫国和鲁国是刚刚和晋国战胜齐国分得战利品的国家,楚国这样大肆讨伐无疑是向晋国示威。而且,很快把鲁国打了个大败。鲁国被迫向楚国奉献上百名木工、织工、缝纫工,还将公子衡作为人质送到楚地。按说晋国应该出兵援鲁吧,可是,晋国记着曾被楚国打败的教训,畏之如虎,龟缩不出。楚国更为有恃无恐,在鲁国召开盟会,把鲁、蔡、许、秦、宋、陈、郑、卫、齐9个国家都纠集到自己的旗下。此时,晋国的霸主地位岌岌可危。

    晋景公不甘这么下去,梦想恢复以往的联盟。待楚国管束稍松,他便要出兵伐郑。郑国不吃眼前亏,连忙向晋国屈服。晋国看还能吓唬住这些弱小国家,就又将齐、宋、卫、郑、曹、邾、杞、鲁召集到一块开盟主会议。会议是如期开了,但是,破镜难圆,覆水难收。会后,各国依然各行其是,宋国还图谋不轨。晋国赶紧联合卫国、郑国去讨伐宋国,这样的结盟如同虚设。

    这时,偏巧晋国祭祀的梁山突然崩溃了。面对自然征兆,晋景公不得不慎重考虑国家的处境。楚国在东面已将多国联合在一起,时刻准备进犯晋国,要图安全不如迁移都城。

    在迁往何地上,大夫们意见不一。不少大夫认为迁到郇、瑕之间,也就是现今临猗县西南方。大夫韩厥不同意,他认为郇、瑕那地方土薄水浅,易积污物,而新田土厚水深,居之不疾。韩厥陈述过理由,晋景公很高兴,当即决定:迁都新田。

    新田就这么成为了晋国的都城。《左传·成公六年》载:夏四月丁丑,晋迁于新田。”也就是晋景公十五年(前585年)的农历四月十三日,晋国将都城迁至新田(今侯马市)。从此,晋国定都新田,直到公元前376年,前后209年。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