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在《史记》中曾写下:“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诺。”这是成语一诺千金的出处。其实,在晋国历史上也有个一诺千金的人物,他就是荀息。
说到荀息,大家一定不陌生。晋献公要进攻虢国,需要向虞国借道,就是荀息建议把宝玉垂棘之璧和名马屈产之乘献给虞公的。荀息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大夫。不仅如此,这位大夫还对晋献公忠贞不贰。
晋献公将逝,忧心忡忡,原因是世子奚齐年龄太小,难理朝政,因而效法周武王托付周公旦辅佐成王的办法,选定荀息辅佐奚齐。
为什么晋献公会这样辞世呢?
事情该从晋献公对外扩张说起。打败骊戎后,晋献公娶了骊戎国君的两个女儿,史称骊姬、少姬。二姬年轻貌美,深得晋献公宠爱,分别生下奚齐和卓子。骊姬年轻,晋献公年老,老公去世,少妇岂不恓惶?骊姬不甘恓惶,就想把自己的儿子奚齐立为世子,继承位置。可是先前已立申生为世子,诸侯国的世子类似于天子所立的太子。不过,骊姬竟将这件难事办成了。
她首先把世子申生赶出了都城。她通过近臣告诫晋献公,曲沃是晋国祖庙所在的宗邑,蒲(今隰县)和屈(今吉县东北)是边疆。宗邑没有主,难以安定民心;边疆没有主,难以守卫国土。晋献公觉得有理,就派申生前往曲沃,派重耳前往蒲地,派夷吾前往屈地。这么一来,都城只有骊姬和少姬的儿子奚齐和卓子。冬天祭祀先君,晋献公即让奚齐主持,显然是在树立他的威望。
骊姬出手的第二招是挑拨离间。申生走后一段时间,骊姬对晋献公说,若是想念世子,就召他回都见见。晋献公当然想念,下令申生回都城相见。按常理申生进宫要去参见骊姬,骊姬分外热情,留他吃饭。可是,当天晚上骊姬就在晋献公的怀抱里哭诉申生调戏她。晋献公不信,骊姬再露一手,他不得不信。
次日一早,骊姬约申生一块到后花园游玩。骊姬进来,那些飞舞的蜜蜂都冲她扑来。原来,骊姬悄悄在头发上抹了蜜汁,甜美的味道吸引了群蜂。骊姬喊他驱赶蜜蜂,他连忙近前抬手在骊姬头上舞动。躲在树丛中的晋献公看得恼火,以为申生调戏骊姬确凿无疑。对于他来说这是个很敏感的问题,当初他就是用这种手段搞到了父亲的少妾,他不会容忍这样的事情重演,怒从心生,决计要杀申生。
骊姬立即跪地求情。她说申生是世子,千万不要杀了,杀了无人继位。再说这暧昧事情本来无人知道,一杀世子,外人必然知晓,那不是朝自己脸上抹灰吗?晋献公觉得骊姬考虑得周全,放过了申生。
哪知没多时,骊姬已在悄悄推进她的第三步战略了。她假借晋献公的名义传令申生回都祭祀母亲齐姜。这其中有个规矩,祭祀后的酒肉要献给国君,骊姬便在这酒肉上做了手脚。晋献公要吃申生呈献的酒肉,被骊姬当即拦住。她把酒往地上一倒,地上隆起了土包;把肉扔给狗吃,狗挣扎而死。晋献公勃然大怒,好个申生,你竟敢毒杀我!当即命令斩杀世子。可怜的申生自知逃不脱这一关,只好上吊自杀。申生死后,骊姬的儿子奚齐自然被立为世子,等着继位。而且,晋献公余怒未消,将重耳和夷吾视为申生的同党,派兵讨伐、刺杀。所幸二位逃脱了。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死了。死前,便有了把世子奚齐托付给荀息的一幕。骊姬害死申生,赶走重耳和夷吾,不得人心,遭到很多大夫反对。要立奚齐继位,很难成功,无比精明的荀息焉能不知。但是,荀息一诺千金,既然已经承诺辅佐奚齐,就不能出尔反尔。晋献公一死,他立即拥立11岁的世子奚齐继位。大夫里克早就不满骊姬的行为,拔剑而起杀死奚齐,还不解恨,用鞭子抽死了骊姬。奚齐被杀,国中总不能没有君王吧?荀息又立少姬9岁的儿子卓子继位。里克一不作二不休,又杀死卓子。荀息没能完成晋献公交代的使命,拔剑自杀。暂且不论是非曲直,荀息一诺千金的举止,成为千秋敬仰的典范。
(乔忠延)
责任编辑:张茜